|
时间:2016-12-02 17:10:24
年 月 日
诚信承诺:
本人郑重承诺所提供的相关材料真实、准确,如有任何不实、弄虚作假,取消聘用资格。
承诺(本人签字确认):
填表说明:
1.
填写内容要求准确、真实、有效,
2.“生源地”填应聘人员高考时所在地。
3.应届毕业生原则上由毕业院校(系)签章。
重庆巫山教育简介
一、巫山是个好地方
巫山县地处重庆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幅员面积295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街道),341个村(居)。有“三峡最美是巫山”之美誉。巫山的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风光“绝美”。可观“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境内有蜚声中外的长江三峡、小三峡、小小三峡、巫山红叶、神女峰、大昌古镇等景区,葱坪、梨子坪、九龙谷、当阳大峡谷等景区和“渝鄂金三角”精品旅游环线。二是人文历史“美远”。早在204万年前“亚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5000年前的大溪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文化的代表,巫文化、巴楚文化和神女文化神秘古老,有诗赋近千首,古栈道、悬棺等古迹40多处,珍贵文物千余件,居库区之首。三是发展环境“美好”。境内蕴藏着4.7亿吨煤炭、3亿吨铁矿和37万千瓦水能,森林覆盖率达52%;渝宜高速、当九公路、两巫高速全线贯通,重庆巫山机场已动工建设,郑万高铁、沿江铁路、南水北调项目落地巫山,巫建高速、安张常铁路正在规划建设。到2020年,我县将形成“七横三纵三港一场八中心”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正逐渐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理想家园。
二、巫山教育大有作为
第一,巫山教育发展向好,有大家为之奋斗的平台。
巫山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61所,其中:小学198所(含114所村校)、初中17 所、高完中3所、中职学校2 所、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40 所,在编教职工5591人,在校学生近10万人。巫山先后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实验县、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县、全国教育关爱先进县等。近几年来,巫山教育发展向好。一是深化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国家在社会、经济、文化各领域的改革推进,必将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发展模式、管理方式等创新,教育综合服务能力将全面提升。二是重大发展战略带来新机遇。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将给巫山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三是各类扶持政策注入新动力。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三峡库区后续建设,资金扶持政策“洼地效应”明显,将为巫山教育发展注入新动力。
第二,巫山教育党政重视,有大家为之奋斗的保障。
巫山历来有“穷县办大教育”的传统,县委、县政府始终站在“今日教育,明日经济”的高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教育服务上尽心竭力做好,在教育投入上想方设法保证。一是优先落实教师待遇,最早在渝东北片区落实教师目标管理绩效奖励,中小学也是我县最先落实绩效工资的事业单位,并率先落实500—1300元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补贴。今年还有望出台《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奖励方案》,每年县财政将拿出1000万元奖励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学校(单位)、教师。二是超前实施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累计建设教师周转宿舍3.5万平方米,有效解决了农村教师的住宿问题。三是大力实施“六大行动”和“三名工程”,搭建了一条从普通教师到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未来教育家”的成长道路。县委、县政府每年都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营造了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
第三,巫山教育成绩突出,有大家为之奋斗的基础。
我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教育移民”战略,致力教育强县建设,基本实现了“全市有位置,全国有影响”。一是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全县学校规划布局日趋科学,校园建设实用、美观,教学设备配备日益完善,师生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小学、初中“双达标”率分别为90.13%、89.47%,中小学标准化率超过85%。二是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巫山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00年“两基”通过重庆市达标验收,2008年获重庆市推进“两基”成就奖,率先在库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今年高考质量再上新台阶,上线率达98.6%,本科上线率达52.7%,重点本科上线人数达680人。三是教育特色日益彰显,职业教育“园校互动、校企融合”办学模式成为全国典型。“三级课题研究”成为全市实用、管用、创新教研,“133生本高效课堂”成为全市“卓越课堂”的典型模式。巫山中学、实验小学、职教中心、大昌中学等学校被市教委命名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00余人次在国家、市级创新实践等大赛中获奖。
同学们,教师职业,可敬;教育事业,可爱;巫山大美,可去!这方热土和巫山人民诚盼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