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6-11-12 08:48:08
根据《黑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黑办发[2006]32号)、《黑龙江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黑人社发[2011]68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黑人社发[2015]32号)等相关规定,经学校研究决定,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内容详见哈尔滨理工大学主页(http://www.hrbust.edu.cn/)。
二、招聘人员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具有适应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等岗位工作需要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质。
(二)热爱教育事业,服从组织安排,有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乐于为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
(三)应聘人员第一学历必须为全日制统招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且毕业院校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不含联合办学学生、专升本生、特长生)。硕士、博士学历为全日制统招研究生。港澳台地区和国外毕业院校,必须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四)应聘的博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7年6月30日以后出生),应聘的硕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30周岁(1987年6月30日以后出生),有特殊年龄要求的岗位具体见招聘条件,特别优秀且急需的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五)应聘人员必须通过大学外语四级考试,设计艺术学岗位除外,同时具备招聘岗位所要求的其它条件。
(六)应聘人员必须在2017年7月31日前获得报名岗位所需求的学历和学位,如不能按时取得相应学历和学位,则取消录用资格,按自动放弃处理。
(七)原则上应聘人员要求本科、硕士、博士所学专业一致或相近。
(八)应聘人员须服从招聘单位对岗位的安排和调整。
三、考核办法
(一)网上报名
时间:2016年11月11日9:00-2016年11月25日12:00。
应聘人员通过黑龙江省人才评价网(http://www.hljrcpj.org.cn/)进入报名系统。由考生个人注册用户,浏览选择职位,填写报名资料,记录报名序号,打印报名表。填写报名资料时请认真阅读填写说明。报名序号是考生现场确认、成绩查询或取得其他技术支持的重要凭据,请务必牢记!每名考生只允许报考一个职位,要改报职位必须先取消当前职位的报名。
(二)查询审查结果
时间:2016年11月14日9:00-2016年11月25日16:00。
在此期间,考生登录报名网站查询资格审查结果。资格审查通过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资格审查未通过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改报其他职位。对审查结果有异议的,可提请网络仲裁,仲裁部门由哈尔滨理工大学招聘领导小组负责,联系电话:0451-86391789,仲裁通过的视为报名成功,仲裁未通过的,只能取消报名或改报其他职位。同一岗位通过资格审查及参加考试人数与招聘人数之比低于3:1的,则缩减或取消该招聘岗位,对于急需紧缺的岗位,经学校研究批准后,方可进入考试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程序。
(三)现场确认及考试时间
(1)现场确认时间:2016年11月29日-30日,每日上午9:00-11:30,下午13:30-16:30。
(2)现场确认地点: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府路52号)新教学楼E0424。
(3)应聘人员需携带材料:①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②网上打印的报名表(一式两份);③本、硕、博毕业证和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2017届毕业生由毕业院校出具应届毕业生证明(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学院、所学专业、毕业时间);④外语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⑤《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名册》(高考录取三联单)复印件(可在学校档案馆或招生、教务部门查询,仅复印本人所在页即可),必须复印完整清晰并加盖公章;⑥论文、专利、项目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⑦应聘岗位需要的其它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4)提供材料不齐或未现场确认的考生按自动放处理,取消其应聘资格。
(5)考试时间及要求请关注哈尔滨理工大学网站(主页下方“人才招聘”栏目)的通知。
(四)考试
应聘“硕士及以上岗位”的人员需进行笔试和面试,先笔试后面试;应聘“博士岗位”的人员直接参加面试。
(1)笔试:
笔试采取百分制计分方式,主要考察招聘岗位所必需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根据笔试总成绩分数由高到低按1:3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如出现笔试总成绩并列,则相应扩大进入面试人选。拟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网站(主页下方“人才招聘”栏目)公示3个工作日。
(2)面试:
面试采取百分制计分方式,根据不同招聘岗位的需要分别采取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和实践操作等考核方式。面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为不合格,不予录用。
(3)总成绩计算方式如下:
应聘硕士及以上岗位人员:总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应聘博士岗位人员:总成绩=面试成绩;总成绩折算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4)按考生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体检和考核人选,若考生总成绩出现并列,以面试成绩高 者优先。
四、体检
校人事处组织拟录用人员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予聘用。体检标准参照修订后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
五、考核
对体检合格的拟聘人员,要对其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和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考核,并对资格条件进行复审,不合格者不予聘用。
六、公示
(一)考核合格人员,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后,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网站(主页下方“人才招聘”栏目)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人员,办理录用手续。
(二)公开招聘的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六个月(应届毕业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者,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者,取消聘用。
七、享受待遇
(一)被录用的应聘人员将享受国家和我省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学校正式在编教职工的相应待遇。
(二)引进人员的服务期为5年以上。
(三)其他优秀人才如有意向,相关待遇可面议。
八、招聘计划
详见附件。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朱天浩、陈政;联系方式:0451-86390189;电子信箱:rensc@hrbust.edu.cn
十、哈尔滨理工大学监督举报电话
0451-86390112
十一、本公告由哈尔滨理工大学人事处负责解释。
原标题: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下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点击下载>>>
2016年下半年哈尔滨理工大学招聘工作人员计划表.xls
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下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表 | ||||||||||
部门 | 岗位名称 | 岗位职责 | 招聘数量 | 招聘条件 | 招聘方法 | 备注 | ||||
学历 | 学位 | 专业 | 资历 | 其它 | ||||||
机械学院 | 教师A | 教学科研 | 5 | 研究生 | 博士 | 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 | 面试 | ||
教师B | 3 | 研究生 | 博士 | 机械工程 | ||||||
教师C | 1 | 研究生 | 硕士及以上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笔试+面试 | |||||
教师D | 1 | 研究生 | 硕士及以上 | 车辆工程 | ||||||
电气学院 | 教师A | 教学科研 | 3 | 研究生 | 博士 | 电气工程 | 面试 | |||
教师B | 9 | 研究生 | 博士 | 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
教师C | 2 | 研究生 | 博士 |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
教师D | 1 | 研究生 | 博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
教师E | 2 | 研究生 | 硕士及以上 |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 笔试+面试 | |||||
实验人员 | 教学辅助 | 1 | 研究生 | 硕士及以上 |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 |||||
测通学院 | 教师A | 教学科研 | 2 | 研究生 | 博士 | 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 英语六级。发表SCI或国内EI期刊检索的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本人为第一作者 | 仪器科学与技术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为自动化仪表 | 面试 | |
教师B | 2 | 研究生 | 博士 | 通信与信息工程 | 参加过国家级或省级科研课题或参加过工程类(或应用类)课题的研究;发表SCI或EI期刊检索论文1篇及以上,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 | |||||
教师C | 2 | 研究生 | 博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从事过物联网(无线传感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科研任务 | |||||
教师D | 2 | 研究生 | 博士 |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 | 参加过国家级或省级科研课题或参加过工程类(或应用类)课题的研究;发表SCI检索论文2篇及以上,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 |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为材料可靠性研究或结构材料力学;电气工程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材料学院 | 教师A | 教学科研 | 1 | 研究生 | 博士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发表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且3区以上至少1篇 | 硕博研究方向为聚合物加工 | 面试 | |
教师B | 1 | 研究生 | 博士 | 材料加工工程 | 发表SCI检索的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且3区以上至少1篇 | 研究方向为焊接 | ||||
教师C | 2 | 研究生 | 博士 | 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 博士课题为金属材料方面,具有国外学习经历;发表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且2区以上至少1篇 | 材料学研究方向为热表处理模拟方面;材料加工工程研究方向为铸造 | ||||
教师D | 1 | 研究生 | 博士 | 材料学 | 发表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且2区以上至少1篇 | 研究方向为铸造过程数值模拟、镁合金凝固过程控制以及热处理 | ||||
教师E | 1 | 研究生 | 博士 | 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无机化学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且累计影响因子大于5或单篇最高影响因子大于2 | |||||
计算机学院 | 教师A | 教学科研 | 2 | 研究生 | 博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 | 主持或参加过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SCI或EI期刊检索论文3篇及以上 | 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软件定义网络,数据中心网络,35周岁以下(含) | 面试 | |
教师B | 1 | 研究生 | 博士 | 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技术,35周岁以下(含) | ||||||
教师C | 1 | 研究生 | 博士 | 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与计算,35周岁以下(含) | ||||||
教师D | 2 | 研究生 | 博士 | 研究方向为智能计算及优化设计理论,计算机数学,35周岁以下(含),智能计算及优化设计理论1人,计算机数学方向1人 | ||||||
软件学院 | 教师A | 教学科研 | 4 | 研究生 | 博士 |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研究方向为大数据、移动计算 | 面试 | ||
教师B | 2 | 研究生 | 博士 |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 | 发表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 | 研究方向为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 | ||||
自动化学院 | 教师A | 教学科研 | 2 | 研究生 | 博士 | 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 面试 | |||
教师B | 4 | 研究生 | 博士 | 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 ||||||
教师C | 3 | 研究生 | 博士 | 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 本科专业为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应用科学学院 | 教师A | 教学科研 | 1 | 研究生 | 博士 | 数学 | 研究方向为泛函分析 | 面试 | ||
教师B | 2 | 研究生 | 博士 | 数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 本硕为数学相关专业 | |||||
教师C | 1 | 研究生 | 博士 | 数学 | 发表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 | 本硕为数学相关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