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6年06月云南师范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博士后公告

时间:2016-06-07 22:49: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2016年最新招考信息: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的100所高校之一。1938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建校70余年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学校占地面积3330亩,下设24个学院,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3000余人,图书资料320余万册,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云南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单位,建有“万兆主干”的新一代“数字校园”。学校拥有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经济、艺术10大学科门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

学校建有国家太阳能质检中心、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程中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3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13个等。2011-2014年,学校共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79项,科研经费5.57亿元;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65项,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惠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点)项目15项;教师共出版著作428部,其中A类出版社104部;共发表论文8774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834篇,CSSCI论文733篇;共获122项科研成果奖,其中全国第六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9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99项等。

学校现有教职工2373人,其中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和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培养计划人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专家等一批专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欧阳自远,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马拉通加,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前任主席西默·托平,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博士,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2009年,云南师范大学获准并建立了“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人社部发[2009]107号),使学校形成了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农业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了西南地区重要的农业工程人才培养基地。该博士后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凝聚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科研专家,以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为领军人物,中青年教授、副教授为骨干,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的师资队伍。同时,该流动站也是云南省科技厅第一批国际合作示范基地,与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合作。流动站科研条件良好、科研经费充足,站内设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检测中心、西南地区可再生能源研究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以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马拉通加教授为驻站院士的云南省外籍院士工作站等省部级重点重大科研平台,有利于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云南师范大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因科研需要,2016年拟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2~3名。

一、应聘要求

1.在海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者,原则上应聘者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2.具有从事农业工程方面研究经历、已经获得博士学位者,年龄不超过35周岁;

3.除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博士后管理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外,在我校农业工程学科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不在本次博士后工作岗位招聘的考虑范围之内;

4.除上述要求外,应聘人员还必须在业务方面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攻博期间及博士入站前,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核心或CSCI期刊上发表博士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者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学术论文被SCI、EI收录(会议EI检索除外)论文1篇以上;

(2)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或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3)以主要研究人员身份(排名前3)参加过省、部级及以上研究课题,并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学术成果,且项目已结题;

(4)作为主要研究成员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6、热爱科学研究,求真务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学风,能够胜任学术和科研竞争,在近期内可脱产到岗。

二、岗位待遇、职责

1、岗位待遇按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2、岗位职责按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相关规定进行考核。

三、招聘程序

1、申请者进入中国博士后网站http://bg.chinapostdoctor.org.cn/V3/Manage/Login.aspx(全国博士后交互式网上办公系统)进行网上申报,填写相关信息;

2、申请者需提交以下材料:

(1)一般性材料

①《博士后申请表》、《博士后进站审核表》、《专家推荐信》一式叁份(含原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项目指导小组考核意见表》(工作站和流动站联合招收博士后需分别提交考核意见表)

②身份证复印件。

③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博士论文答辩决议书复印件

博士论文答辩决议书须由校级学术委员会签发。对提交博士论文答辩决议书复印件的博士后人员,设站单位要在其进站半年后复查其博士学位证书,对没有获得博士学位证书的人员应予退站。

④近三年表明其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证明(如:获奖、鉴定、专利证书、学术论文等);

⑤近期体检表(县级以上医院);

⑥本人及配偶、子女身份证、结婚证及独生子女证(提供复印件,原件交验)。

(2)特殊材料

①定向、委托培养的博士和在职人员需提交其人事关系所属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同意脱产做博士后的证明,对已与原单位解除人事关系的申请者,还需提交其原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同意解除其人事关系的证明。

②辞职人员须提交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辞职的证明或原单位同级政府人事管理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的《辞职证明书》。国家公务员辞去公职须按照人社部发[2009]63号文件的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③留学博士需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推荐意见》或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二者居其一)。留学博士出国前已注销户口,需提供户口注销证明。

④现役军人应由所在部队师以上干部部门出具同意脱产做博士后的证明。

⑤转业(复员)军人须提供军官转业证(复员证),或原军队干部部门出具的同意转业(复员)的证明,或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的转业(复员)批函。

⑥工作站和流动站联合招收的博士后人员还须提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项目立项表》和《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书》。

⑦如所在单位无独立人事权限,但该单位与当地人才服务机构签订了人事代理协议,进站人员应出具该单位与人才服务机构的人事代理协议书复印件,以及所在单位同意其作博士后的证明。

⑧出站人员再次申请做博士后

博士后人员工作期满出站,可申请到另一个流动站(含授予博士学位单位的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或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⑨留学博士做博士后,须提供国家教育部的学历认证书。

⑩外籍人员来华做博士后与国内博士后人员享有同样政策。

四、博士后合作导师

1、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

姓名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李明

能源工程

lmllldy@163.com

张无敌

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利用

763837482@qq.com

刘祖明

太阳能光伏器件与系统开发利用

zmliupv@126.com

龚明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

gongming63@163.com

黄遵锡

发酵工程、酶工程及基因工程

huangzunxi@163.com

杨培志

高效太阳能利用材料与器件

1581808552@qq.com

2、合作导师简介

李明,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教育部科技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余项,并参与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目前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云南省创新强省计划重点等项目。所完成项目成果获省部级奖5次,其中以第一获奖者获云南省2005年度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获云南省2000年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二等奖。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中外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篇,被SCI、EI、ISTP收录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已授权)。现为《太阳能学报》编委,《灾害学》编委。国际期刊《SolarEnergy》、《AppliedThermalEngineering》审稿人。现任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云南省太阳能协会副理事长等职。

张无敌,男,中共党员,毕业于云南大学化学系,香港皇室科学院荣誉博士,博士导师,省太阳协会常务理事、沼气技术专家库专家,中国土壤学会生物与生物化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国情研究会研究员,世界教科文卫组专家组成员,全国模范教师。主要从事物质能研究与开发和研究生培养工作,曾主持和参加课题30余项;转让和产业化成果多项(国外1项,国内多项);发表论文220余篇,出版专著5部,参编高等农业院校教材1部;获专利11项;获国家专利技术发明金奖、国家专利技术创新银奖、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一、三等奖(技术进步类)和云南省第二届“挑战杯”高校青年学术科技节发明制作类作品竞赛二等奖各一项;2004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6年被评为云南省师德先进个人;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现任云南省农村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生物质能研究室主任。

刘祖明,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科技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多项(含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并参与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所完成项目成果获省部级奖3次,其中以第一获奖者获云南省2004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在中外专业核心期刊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被SCI、EI收录5篇。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现任云南省农村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太阳能协会常务理事,《太阳能学报》编委,《InternationalRenewableEnergy》编委。

龚明,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长期从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次,云南省政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次,云南省及江苏省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次。现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环境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及云南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培养对象等。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云南省高校首届“十大杰出学术科技标兵”荣誉称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等。现任《植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常务编委。

黄遵锡,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酶工程专业领域学术带头人、云南师范大学学科带头人、云南省教育厅教学科研带头人、云南省科学技术后备人才。从事发酵工程、酶工程及基因工程方向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基金、云南省攻关项目、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等各项研究基金10余项。其中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耐热植酸梅基因的克隆、表达、调控及第二代高效、高产植酸梅”获重大突破,研究水平处国际先进水平,已进入产业化,科技成果转让费690万元。该成果于2002年获云南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内,该同志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其中《植酸酶的研究》被收录为中国博士丛书。现任云南师范大学发酵工程研究所所长、云南省政协委员。

杨培志,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高效太阳能利用材料与器件研究。近年来,主持或承担了国防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前沿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博导基金等多项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68篇;申请发明专利46件,获准授权16件,申请使用新型专利7件,获准授权7件。2004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7年获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9年获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015年作为 专家设立了云南省基层专家工作站。现任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红外技术》编委,中国硅酸盐学会薄膜与涂层分会副理事长,云南太阳能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五、截止时间

申请截止时间:2016年6月30日。

六、联系方式

1、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邹敏电话:0871-65941536

2、“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联系人:罗川旭电话:0871-65940928,邮箱:luochuanxu@163.com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重要补充:请各位应聘人员将上述材料于2016年6月30日前发送到以下邮箱:luochuanxu@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农业工程博士后招聘+91考试网”

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2016年6月1日

来源:

http://www.ynnu.edu.cn/newsitemcontent/146483464125039511.html

 

91考试网发布


Easy and success are fellows. 从容与成功是伙伴。
Every one can keep house better than her mother till she trieth. 姑娘都说自己比妈妈会当家.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