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8-05 21:35:31
基本信息
所属省份:
工作地点:
报名方式:
电子邮件
栏目分类:
需求学科(供参考):
材料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人工智能, 生物学, 设计学, 力学, 建筑学, 风景园林学, 矿业工程, 水利工程, 土木工程与土木水利, 城乡规划学, 交通运输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数学, 工商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化学, 基础医学, 生物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轻工技术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统计学, 软件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 智能科学与技术, 物理学, 系统科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药学, 生物与医药, 冶金工程, 临床医学, 护理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地理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
公告详情
01项目简介
项目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02申请条件
1.申请人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
2.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03申报方式
1.有意依托我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海外青年优秀人才,请将个人简历(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经历背景、研究方向、主要学术成果及影响等)发送至各教学科研单位联系人(见附表),并抄送至学校人才工作办公室邮箱:wustrcb@wust.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为“申报优青(海外)+姓名+学科”。
2.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与学校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学校将指派专人指导2025年系统申报及后续申报相关服务工作;
3.按照2025年项目指南要求于
04支持举措
专技岗位:教授三级;
团队:聘
科研资助:根据工作需要提供科研资助经费,学校自筹资助经费最高可达400万元;
薪酬:每年基本薪酬不低于62万元,享受业绩奖励绩效;
安家:安家费和生活补助等不低于260万元;
配偶:安排配偶工作;
其他:协助解决子女入学。
特别优秀的可“一事一议”。对于进入会评阶段但未入选者,可部分参照支持举措引进。
支持实地考察:武汉科技大学携手武汉光谷人才集团诚邀海外英才来鄂考察,“轻舟行”计划提供最高36万元考察补贴。
05学校简介
办学历史: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
学科平台:20个学院(部)、81个本科专业;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十四五”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研究平台:建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战略钒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38个省级科研平台。
成果累积:2007年以来,学校获得多项成果奖励,其中,19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6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260余项省部级科技(社科)成果奖,100余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引智平台: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教育部、国家外专局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湖北省首届人才工作十强高校;湖北省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湖北省引智示范基地。
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率先实现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突破,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而努力奋斗。
06人才事业界发展保障体系
多元成长保障。战略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中青年教师国际交流计划、国内访学计划、企业实践锻炼计划……全方位培养支持各类人才做顶天立地的大学者。
团队建设保障。
职称晋升保障。引进人才绿色通道申报高级职称,高层次人才实行单列评审;优秀青年教师破格申报正高级职称实行单列评审。
科研工作保障。40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覆盖到学校80%以上的学科专业领域。首聘期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可申请配套经费。
薪酬激励保障。“香涛学者特岗计划”对接“香涛学者引才计划”,聘期考核合格,可持续申请香涛学者特设岗位。各类岗位均享受高水平教学科研业绩绩效奖励。
住房安家保障。辖区人才公寓可拎包入住,学校科大馨苑、科大沁苑均为硬装公租房,满足要求的,均可申请租住。
子女教育保障。辖区教育资源丰富,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各层级均有省市重点、示范学校,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协调子女入学入托。学校还拥有两所附属幼儿园。
配偶工作保障。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青年学术带头人均可安排配偶工作。
医疗健康保障。建有1所直属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直属三级医院;每年组织教职工体检;通过实施教职工重大疾病互助金,为患重大疾病的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交通便捷保障。地铁5号线途经青山校区、黄家湖校区,可直达武汉高铁站;各校区均可实现25分钟到达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40分钟到达机场。
07联系方式(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联系人:岳老师、
联系电话:+86-27-86862315
电子邮箱:wustrcb@wust.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_jG8gc3furgQRwBl6mXsg
附件下载异常:因平台URL协议兼容性原因,公告正文附件材料可能存在无法下载情况,届时您可复制附件链接并新建页面打开查看。
来源链接打开异常:若文中“来源链接XXX”无法正常打开,属内容来源网站异常情况,本平台无法监控处理,如有需求,可持续关注相应链接修复情况。
[我要纠错]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