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25年07月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招聘全球英才高才网

时间:2025-07-06 07:56: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四川大学地处“天府之国”成都,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也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校之一。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四川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顶尖学府,现有学科型学院(系)37个及海外教育学院,覆盖了文、理、工、医等13个门类,实现了多学科融合与发展。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基地23个,以及国家级社科类基地2个。四川大学始终肩负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综合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是学校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

一、学院简介

2008年5.12汶川地震以后,四川大学联合香港理工大学,充分发挥两校多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在香港赛马会慷慨捐资2亿人民币的支持下,共同创建了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学院针对重大自然灾害与安全事故,融合文理工医多学科优势,面向灾前灾中灾后全生命周期过程,开展综合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是一所聚焦灾害与重大危机处理,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全球化、多学科、宽领域、高水平创新型学院。学院具有一支国际化、活力强的师资队伍,建有3个学系: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系、城市安全健康与管理系、地理科学与灾害管理系(筹)。已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灾害救助、灾害康复、综合减灾研究相关实验室。学院参与了四川大学全球非军方世界卫生组织应急医疗队,建立了教育部青少年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基地、教育部深地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山区灾害风险预警与应急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四川大学综合减灾研究中心;获批了四川大学成都市防灾减灾教育科普基地、四川大学安全技能训练中心、四川大学灾难医学中心、四川大学西部抗震救灾中心等各级平台。近年来,学院在8·8九寨沟地震、7·20汉源山洪泥石流、11·03金沙江白格滑坡堰塞湖、7·20郑州特大暴雨以及2015年尼泊尔地震、2023年土耳其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与灾后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学院牵头建设双一流超前部署学科“综合灾害科学”,其概念框架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了领军作用。开创新型综合灾害研究和教育,设立“安全科学与减灾”二级学科,建立新的跨学科人才创新培养模式,交叉灾害科学与管理前沿。与华西临床医学院共建“灾难医学”双一流超前部署学科平台。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院充分发挥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学科特色,孵化国际减灾与智慧应急微专业及“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学院承担的联合国水与灾害高层领导小组水与灾害研究全球大学联盟(HELP-AOA)秘书处、国际防灾减灾科学联盟(ANSO-DRR)共同主席、国际减灾学会(IADRR)共同发起单位、全球灾害研究机构联盟(GADRI)理事、喜马拉雅大学联盟灾害与韧性(HUC-DRR)工作组秘书处等职位或机构,具备高端国际化平台优势。学院正在全球综合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引领和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模式,在学校和香港赛马会的大力支持下,以更加优越的条件向海内外诚邀优秀人才。

二、招聘岗位

(一)常规引进人才

岗位名称:特聘(副)研究员

招聘人数:1人

招聘截止时间:2025年7月10日

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电话:028-85992211/13540373963(来电时请说明是在91考试网看到的信息)

聘用方式:学校经费

岗位职责:

1.完成聘任岗位所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完成校院、学系规定的教学方面的其他要求;

2.积极申报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其它横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在本学科领域国内外高水平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或发表专利等;

3.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协助进行学科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等的制定和完善;

4.完成学校、学院规定的公共事务,积极承担教学、科研、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社会服务;

5.完成学校和学院对于相应职称岗位的其他工作要求。

招聘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遵纪守法,学风端正,身心健康,无违纪违法记录;

2.具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博士学位。目前暂未全职回国(来华),且至少已有两年海外工作经历;

3.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已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一定成就。有主持国家级项目、重点或重大项目经验者优先;

4.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5.专业或研究领域:灾害地理、灾害社会科学、应急管理、自然灾害防治、地球(灾害)系统模拟、全球气候变化与应对、绿色减灾与生态安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与大地测量、城市安全与韧性规划、灾害行为学与心理学。

招聘程序:

1.应聘人员通过四川大学人才招聘网站(https://recruitment.scu.edu.cn/#/)在线应聘,填写个人应聘申请;注册时请提供准确的个人信息,因个人信息不实造成的后果由应聘者本人承担;并将个人简历(包含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科研成果、主持项目和荣获奖励等)、教学及科研兴趣陈述(不超过2页)、三位或以上推荐人(至少1位海外教授)联系信息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发送至邮箱idmrhiring@scu.edu.cn。

2.学校人事处进行资格初审;

3.学院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对初审通过的应聘人员进行甄选,确定参加面试人员名单;

4.学院招聘工作小组、教授委员会和相关部处人员对候选人进行面试,党政联席会择优确定拟聘人员;

5.拟聘人员进来源:www.91exam.org行体检、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学校;

6.拟聘人员报学校审批,审批通过后转移档案、签订聘用合同、办理报到手续。

岗位待遇: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二)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招聘人数:不限

招聘期限:长期有效

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电话:028-85992211/13540373963

聘用方式:学校经费

【顶尖人才】

讲席教授: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站在学科最前沿、具有赶超和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战略科学家,包括诺奖、菲尔兹奖、图灵奖等综合性和学科型国际公认顶级大奖获得者,主要科技发达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等顶尖人才。

【领军人才】

海纳特聘教授: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在海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或长期从事教学一线工作,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有重要创新,教学成果和教育质量突出,在学生培养方面取得重要贡献的领军人才,包括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教授、副教授,世界著名研究机构或世界著名企业研发部门首席科学家或核心骨干等。

高被引学者: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顶级刊物作者等

【国家级海外优秀青年人才】

海纳青年学者:取得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包括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助理教授,世界著名研究机构或世界著名企业研发部门研究骨干或其他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在海外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已取得副高级及以上教职岗位的人才,学校及学院将予以重点支持。

【双百人才】

双百人才工程A计划

年龄一般不超过42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人文社科原则上不超过52岁),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学术带头人。

双百人才工程B计划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海外引进可适当放宽,人文社科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卓越的科研攻坚和技术创新潜力,取得突出学术成果的青年杰出人才。

招聘程序:

1.应聘人员将个人简历(包含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科研成果、主持项目和荣获奖励等)、教学及科研兴趣陈述(不超过2页)、三位或以上推荐人(至少1位海外教授)联系信息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发送至邮箱idmrhiring@scu.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91考试网)。【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2.学院进行资格初审;

3.学院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对初审通过的应聘人员进行甄选;

4.学院招聘工作小组、教授委员会和相关部处人员对候选人进行评议,党政联席会择优确定拟聘人员;

5.拟聘人员报学校审批,审批通过后转移档案、签订聘用合同、办理报到手续。

(三)岗位待遇:学校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科研启动经费和住房待遇,并在养老、医疗、安家、签证、子女教育等生活方面给予保障。


学校及学院网站:

https://www.scu.edu.cn/

https://idmr.scu.edu.cn/

更多信息请关注:


Wisdom comes form extensive observation and broad knowledge. 聪明来自于见多识广.
Poetry i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 诗乃自发溢出的强烈的情感。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