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23年10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脑与认知科学中心“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注意研究及应用”课题博士后招聘公告

时间:2023-10-25 15:31: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一、招聘项目简介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注意研究及应用”课题。该课题为国家科技部批准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注意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的子课题研究内容。中国脑科学计划以“一体两翼”为布局,是继欧盟的人类脑计划、美国的大脑计划以及日本的脑/思维计划后的又一重要脑计划项目,目的在于推动我们对大脑基本规律的了解,满足人民脑健康的改善与新技术发展的社会需求。本课题主要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组与控制组之间在常规注意与社会性注意上潜在的神经机制差异及其与行为之间的关系。项目拟采用行为、眼动、脑电、近红外成像等技术,开发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群体注意功能的研究范式,研究其注意模式及神经机制,寻找适合其注意功能诊断与干预的行为和神经标记物,开发改善其注意功能的行为训练软件和干预方案。根据项目需 要,公开招聘博士后1名。

二、招聘岗位

博士后(1名)

专业要求: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特殊教育、数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或方向。

招聘条件

1.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应在35周岁以下,获博士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或已通过博士学位答辩(应届毕业生);

2.具有独立开展行为、脑电或近红外或眼动实验等的能力,最好能熟练使用Matlab,Python,R语言中的一种;

3.具有较好的数据分析能力、编程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4.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过学术论文者优先。

岗位要求

1.与合作导师共同承担“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注意研究及应用”项目任务;

2.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三、薪资待遇

根据申请者学术水平、工作计划、创新能力、学术发展潜力等分A、B、C三类。

1.年薪应发36万元起(含五险一金单位部分),其中A类业绩优秀的44万元起(含五险一金单位部分)。经费来源于国家(省)、市、学校。其中,外籍和港澳台博士后根据公积金政策相应调整年薪。

2.可按学校规定租住学校周转房或公租房。如未享受学校住房,按2000元/月(2.4万元/年)标准发放租房补贴。

3.可申请落户我校常住户口、参照事业编制人员享受体检等工会福利待遇。

科研启动费、项目申报、职称评审等规定可详见“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2023年博士后招聘简章”:http://jyxy.gzhu.edu.cn/info/1100/3272.htm

(所有待遇均以网站要求为准)

四、申请时间和方式

1.申报时间

自招聘启事发布之日起,招满为止。

2.申请方式

请有意申请者将简历发送至邮箱fusm@gzhu.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91考试网。【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脑与认知科学中心简介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脑与认知科学中心于2017年9月12日正式成立,中心由付世敏教授(中心主任)、路红教授(中心副主任)、韩尚锋副教授、南威治博士(中心副主任)、季琭妍博士、代睿智博士组成,拥有博士后1名,博士生(含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联合培养、教育博士)7名,硕士生20余人(在读)。中心宗旨是结合心理学、神经科学、精神病学、计算建模等学科视角与研究方法,开展脑与认知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我们主要关注的研究领域有:面孔知觉、注意、社会认知、社会决策等及其神经机制以及它们在特殊人群和教育中的作用和应用等。中心团队成员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含1项已结题)、青年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合作导师介绍

付世敏教授

中心主任付世敏教授为博士生导师、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职于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认知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美国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心理系、George Mason University心理系、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心理系等学术机构,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30余篇,发表期刊包括CognitionHuman Brain MappingNeuroImage《中国科学》《心理学报》等,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项目。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


Knowledge makes one laugh, but wealth makes one dance. 知识使人笑逐颜开,财富使人手舞足蹈.
Everything comes to him who waits. 凡事要肯等待; 久等必有一得.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