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22年03月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博士后招聘公告

时间:2022-03-03 18:07: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是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实验室面向数字中国和文化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武汉大学优势突出的信息管理和测绘遥感学科资源,协同历史、文学、考古等传统人文学科,在数智赋能理念指引下,聚焦文物、遗址和古籍等文化遗产数字化和智能化活化需要,突破文化遗产内涵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提炼与再造关键技术,研发一系列软件工具和系统平台等科学装置,构建文化遗产智慧大数据资源,借助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研究与数智化工程实践,解决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教学与传播中的难题,提供文化遗产“活起来”中国方案,支撑新文科创新发展和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新时代文化自信。现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一、基本条件

1、热爱科研工作,有较强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近3年获得博士学位或博士论文已答辩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年龄35周岁以下,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和研究经历;

3、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较强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

4、身体健康,符合武汉大学有关博士后管理的规定。

二、招收信息

岗位序号

研究方向及内容

招收条件

拟招人数

合作导师

1

1、研究方向: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文化遗产智慧数据建设与服务、面向数字人文的知识组织与知识图谱建设、文化遗产信息建模等。

2、工作内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遗产智慧数据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湖北省自科创新团队项目“大数据语义表示与管理应用”、湖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文旅大数据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等项目工作。

3、完成合作导师安排的其他科研工作。

1、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计算机科学、大数据、知识图谱、数字人文、文化遗产数字化等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

2、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较强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具有知识组织、关联数据、知识图谱、数字人文、文化遗产数字化等相关理论技术和研究经验者优先。

岗位咨询:王晓光教授,邮箱:wxguang@whu.edu.cn

1~2名

王晓光教授

2

1、研究方向:文化遗产数字化建模,研究面向馆藏文物、石窟寺、古建等不可移动文物的高精度、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和方法,以及考古现场快速数字化技术。

2、工作内容:文化遗产数据分析、信息挖掘、数字化展示与面向互联网的公众传播。

3、完成合作导师安排的其他科研工作。

1、博士阶段为计算机图像、图形学、地理信息、摄影测量相关、信息管理、考古相关学科。

2、热爱文博相关事业;年龄35周岁以下;在本专业国际学术期刊至少发表过1篇研究论文。

岗位咨询:黄先锋教授

邮箱:huangxf@whu.edu.cn

1-2名

黄先锋教授

3

1、研究方向:从事古籍(侧重中国传世文献和域外汉籍)数据化、智能化处理、挖掘和再造。

2、工作内容:参与建设古籍研读与智能分析平台;建立独具特色和学术价值突出的结构化、智能化数据库。

3、完成实验室和导师的其它相关任务。

欢迎有志于从事古籍智能化数据处理、挖掘和再造的相关专业、研究方向的博士科研人员申请。

 

1、近3年获得博士学位或博士论文已答辩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年龄35周岁以下,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和研究经历。

2、博士阶段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或其它相关文史类专业,能够掌握、运用古籍智能化处理的相关技术;或者,博士阶段为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计算机等专业,对中国古代文史研究有兴趣和积累。

岗位咨询:程芸教授,邮箱:chengyunwuhan@163.com

1名

程芸教授

4

1、研究方向: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文化遗产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建设与服务、历史地图编绘、历史舆图整理与研究,历史时空知识的可视化表达等。

2、工作内容:参与实验室历史与文化遗产GIS平台建设,参与合作导师负责的历史地图编绘等项目工作,注重使用信息化手段提取与解读历史文献与文化遗产的时空知识。

3、完成合作导师安排的其他科研工作。

1、历史地理学、文化遗产GIS、考古学、地图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

2、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较强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具备历史学背景、能够熟练使用ARCGIS等地图制图软件,熟悉GIS平台设计与搭建者优先。

岗位咨询:郑威教授,邮箱:weizheng@whu.edu.cn

1名

郑威教授

5

1、研究方向:文物数据化与智能化集成及处理,文物数字化展现。

2、工作内容:参与建设考古学、文化遗产与智能分析平台,重点建立长江流域早期文明、楚文化文物基础信息库、智能化平台。

3、完成实验室与文化遗产相关项目研究。

1、近3年获得博士学位或博士论文已答辩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年龄35周岁以下、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和研究经历。

2、博士阶段为考古学、历史学及文化遗产等相关专业,能够掌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与文物数字化软件;或者博士阶段为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计算机、遥感、测绘等专业,对文物考古有兴趣和积累。

岗位咨询:邹秋实,邮箱zouqiushi@whu.edu.cn

1名

张昌平教授

6

1、研究方向: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应用、多模态数据管理与分析、知识图谱构建与推理。

2、工作内容:参与建设云原生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基于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对象代理数据库系统TOTEM建立面向人文社科的特色数据库。

3、完成实验室和导师的其它相关任务。

1、近3年获得博士学位或博士论文已答辩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年龄35周岁以下,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和研究经历。

2、博士阶段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数字人文等相关专业。

岗位咨询:彭智勇教授邮箱:peng@whu.edu.cn

1名

彭智勇教授

7

1、研究方向:音韵训诂和大型辞书的计算机辅助编纂;古文献学和古籍数字化。

2、工作内容:参与《古音汇纂续编》的数据库建设和编纂;参与古代小学(音韵训诂)资源平台的研究探索。

3、完成实验室和导师的其它相关任务。

1、近3年获得博士学位或博士论文已答辩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年龄35岁以下,具有相关专业能力和研究经历。

2、博士阶段为古文献学和古代小学(文字、音韵、训诂)研究、古汉语研究、人文计算相关专业。

岗位咨询:于亭教授

邮箱:tingyu@whu.edu.cn

1名

于亭教授

8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1、研究方向:文本理解与智能挖掘、知识图谱与可视化。

2、工作内容:人文典籍智能理解与深度挖掘;面向科技的网络多源信息获取与理解。

3、完成实验室和合作导师的其他相关任务。

1、近3年获得博士学位或博士论文已答辩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年龄35周岁以下,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和研究经历。

2、博士阶段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数字人文、测绘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

岗位咨询:陆伟教授邮箱:

weilu@whu.edu.cn

1名

陆伟教授

9

1、研究方向:数字档案与现代技术、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档案学原理与应用等。

2、工作内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数据库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研项目“新冠疫情抗疫精神资料采集——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为例”以及文化遗产大数据管理与服务等项目工作。

3、完成实验室和合作导师的其他相关任务。

1、专业要求: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文化遗产保护、大数据管理等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

2、能力要求:学习态度好,勤奋认真、积极进取,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良好的英文阅读能力、较强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具有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电子文件管理、知识图谱、大数据等相关理论、技术与研究经验者优先。

岗位咨询:周耀林教授,邮箱:zhouyaolin@whu.edu.cn

1名

周耀林教授

10

1、研究方向:数字人文与古籍智能化整理、古代科技文献的知识开发与利用

2、工作内容: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古代科技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相关工作,主要从事古代科技文献数据库的开发及后期文本数据的语义标引、文本聚类、知识发掘与知识图谱构建的研究。

3、其他与古籍数字化整理相关的科研工作。

1、图书情报与文献学、计算机科学与古籍整理、古籍数字化与数字人文、数据挖掘与知识图谱等相关专业与研究方向。

2、能独立从事古典文献数字化整理与知识加工的研究工作,具备较强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同时具有文献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学科背景、在古籍智能化开发与利用领域有前期研究基础者优先。

岗位咨询:李明杰教授邮箱:limingjie@whu.edu.cn

1名

李明杰教授

11

1、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与展示工具软件研发。

2、多传感器集成的考古工具设备研发。

3、智能导览设备研发。

4、完成实验室和合作导师的其他相关任务。

1、博士阶段为测绘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电子信息以及考古相关专业的,具有良好的软件编程能力。

2、对传感器及其应用软件开发、GIS比较熟悉,有过类似研究与开发经验的优先。

岗位咨询:王少华副教授

电话:13397158536

邮箱:shwang@whu.edu.cn

1名

王少华副教授

 

三、岗位待遇

1、工资及福利待遇按国家博士后相关规定和武汉大学相关规定执行,可申请重点资助、配套资助等类型的博士后,在站期间可申请国家博士后基金、学校博士后公寓等。

2、年薪15万至30万人民币,特别优秀者具体薪资待遇面议。

四、招聘程序

1、申请人首先通过电子邮件联系相应导师,请随邮件发送详细的个人简历一份及体现个人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相关资料。材料的电子版请统一发送至邮箱(xlei@whu.edu.cn),同时抄送意向导师,主题请注明:博士后申请材料+91考试网。

2、初选合格者将通过视频会议或邀请到武汉大学面试。

3、通过面试者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合格者即可按武汉大学网页(博士后管理)中关于申报博士后的程序进行申报进站。

五、联系方式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邮编:430072。实验室咨询电话:王老师,027-87888520,邮箱:dsjyjy@whu.edu.cn。博士后管理政策咨询:武汉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pdto@whu.edu.cn),网址:(http://postdoc.whu.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postdoc.whu.edu.cn/newsDetails.shtml?newskindid=20150722104549709Od0YaeFKMeJCs&newsinfoid=20220302090049041Y6vjrUBPqpMuw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众号(微信号:bshjob)。

 


In sports and journeys men are known. 从体育和旅行中,可看出男子的品德。
Too much experience is a dangerous thing. 经验过多反而危险.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