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4年06月青岛农业大学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暂行规定的通知

时间:2014-06-12 10:09: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2014年06月青岛农业大学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1
 
 
青岛农业大学文件 
 
 
青农大校字〔2010〕39 号 
 
 
关于公布青岛农业大学 
人才引进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学院、部、处、室、馆、场(厂): 
《青岛农业大学人才引进工作暂行规定》已经第三次校长
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四月三十日 
 
主题词:人事 制度 通知 
青岛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0 年 5 月 5 日印 
共印 15 份  2
青岛农业大学人才引进工作暂行规定 
 
为了贯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和规范人才引进工作,
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基本原则 
(一)服从、服务于学校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的原则。 
(二)按需设岗,以岗择人,严格条件,公开招聘的原则。 
(三)德才兼备的原则。 
第二条 引进人才的层次及条件 
第一层次:两院院士(含人文社科类资深学者)或国(境)
外同类层次人才。 
第二层次: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很高学术地位,具备领导
本学科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年龄不超过 50 岁的
知名专家,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 
(一)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特聘教授或讲
座教授。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三)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
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
费项目首席专家。  3
(四)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一、二等奖第一获奖
人,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
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艺术作品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五)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奖
励计划”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 
(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Nature》或《Cell》
杂志上发表论文 1 篇以上(含)。 
第三层次: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在本学科领域有突出学术
成就,年龄一般不超过 45 岁,并具备下列前四个条件中的两
项或第(五)项: 
(一)近 5 年累计科研经费(指个人到位可支配经费,下
同)总额自然科学在 500 万元以上,社会科学 50 万元以上,
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近五年主持过国家级重点项目 1 项以上(含); 
2.主持过两项国家级项目或一项国家级项目一项省部级
重点项目; 
3.主持过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两项以上(含)省部级项
目。 
(二)近 5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
明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国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艺术作品一等奖前二 4
位人员;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级艺术作品二等奖、国
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首位人员。 
(三)近 5 年以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在国际重要学术
刊物发表本学科方向的论文被 SCI、EI、A&HCI、SSCI 收录
15 篇以上(含),或影响因子累计为 20 以上。 
(四)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人
选第一、二层次人选,山东省万人计划第一层次人选及相同层
次人员。 
(五)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在国际重要学术
刊物发表本学科方向的论文被 SCI、EI、A&HCI、SSCI 收录,
影响因子累计为 40 以上,其中至少 5 篇影响因子不低于 2.0。 
第四层次: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内有优秀学术成果,在学术
界已具有一定影响力,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年龄一般不超过
45 岁,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项或符合第三层次条件中第(三)
项: 
(一)近 5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
明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艺术作品一等奖前三
位人员;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
奖、国家级艺术作品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前两位人 5
员;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
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
等奖、国家级艺术作品三等奖、省部级艺术作品一等奖首位人
员; 
(二)近 5 年主持过一项国家级项目或二项以上省部级科
研项目,累计科研经费总额自然科学 200 万元以上,社会科学
20 万元以上。 
(三)近 5 年以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在国际重要学术
刊物或国家级学会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方向的
论文 10 篇以上(含 10 篇,其中至少有 3 篇影响因子不低于
1.0 的文章),或影响因子累计为 12 以上。 
第五层次:具有博士学位,有很好的发展潜力,能在学科
建设方面做出较大贡献,年龄一般不超过 40 岁,并具备下列
条件中的两项或符合第四层次条件中的第(三)项: 
(一)近 5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
明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一等奖,国家级艺术作品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前四
位人员;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
奖、国家级艺术作品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前三位人
员;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省科技发明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
奖、国家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级艺术作品三等奖、 6
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部级艺术作品一等奖前二位人
员;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省级科技进步
二等奖、省科技发明二等奖、省部级艺术作品二等奖、省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首位人员。 
(二)近 5 年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累计科研经
费总额自然科学在 60 万元以上,社会科学 6 万元以上。 
(三)近 5 年以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在国际重要学术
刊物或国家级学会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方向的
论文 6 篇以上(含 6 篇,其中至少 2 篇 SCI、EI、SSCI 或 A&
HCI 收录文章),或影响因子累计为 6 以上。 
(四)近 5 年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 
 第六层次:一般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本科、硕士和博
士至少两个阶段是“211”、“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或国家
三大重点科研院所或国外相当水平的大学(科研院所)的全日
制毕业生,年龄一般不超过 35 岁。 
第三条 人才引进的程序 
(一)学校组织编制人才招聘计划,向上级主管部门报批。 
(二)面向社会公布引进人才岗位需求。 
(三)各学院、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应聘人员材料,
包括: 
1.学历、学位、工作简历、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博士后流 7
动站出站证明、学历、学位认证证明和荣誉证书等; 
2.教学科研工作成果,包括科研项目立项证明、科研成果
获奖证书、专利证书等; 
3.3~5 篇代表性论文的原文及其刊载杂志封面、目录,
以及简历中列举的其他代表性著作封面、目录和论文首页; 
4.申请表中列举的 SCI 等收录以及论文他引情况证明; 
5.配偶、子女的简要情况说明。 
(四)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对应聘人员进行考
察,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层次及待遇,报校长办公会。 
(五)校长办公会研究确定。 
(六)经体检合格,公示期无异议的拟聘任人选,报上级
主管部门核准后,按人事工作相关规定办理入校和聘用手续。 
对高层次人才,可以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研究确定。 
第四条 引进人才的相关待遇 
(一)第一、二层次人才:学校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特殊
政策。 
(二)第三层次人才: 
1.提供住房补贴 50 万元; 
2.自然科学类人才提供3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人文社会科
学类人才提供1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 
3.提供50~100万元的仪器设备费;  8
4.除享受学校按照规定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及业绩津贴
外,同时享受6万元/年的人才岗位津贴。 
(三)第四层次人才: 
1.提供住房补贴 30 万元; 
2.自然科学类人才提供 20 万元科研启动经费,人文社会
科学类人才提供 8 万元科研启动经费; 
3.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 
4.除享受学校按照规定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及业绩津贴
外,同时享受 2.4 万元/年的人才岗位津贴。 
(四)第五层次人才: 
1.提供住房补贴 20 万元; 
2.自然科学类博士提供 10 万元科研启动经费,人文社会
科学类博士提供 5 万元科研启动经费; 
3.除享受学校按照规定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及业绩津贴
外,同时享受 1.2 万元/年的人才岗位津贴。 
(五)第六层次人才: 
1.自然科学类博士提供 6 万元科研启动经费,人文社会科
学类博士提供 3 万元科研启动经费。 
2.对于具备第五层次人才条件之一的博士,提供住房补贴
10 万元 。 
(六)住房补贴分 10 年随工资按月发放。夫妻双方均为 9
引进人才的,住房补贴按一方全额一方半额标准发放。 
(七)享受以上人才岗位津贴人员,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考核,凡考核不合格人员,取消人才岗位津贴。考核合格者人
才岗位津贴发满 4 年为止。 
(八)聘期内入选“1361 人才工程”人员,按照《“1361
人才工程”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五条 引进人才的管理 
(一)引进的以上各类人才服务期为 8 年,实行聘期管理,
每个聘期为 4 年。服务期内调离者,视为违约。 
(二)聘期满,按学校相关规定和聘用合同进行考核。对
考核不合格者,不再续聘。 
(三)第六层次人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结束时,考核
不合格人员,学校将与其解除聘用合同。 
(四)对于前四个层次的高层次人才,也可采取柔性引进
的方式,根据实际贡献确定相关待遇。 
第六条 本规定由人事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