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8-03-14 23:50:30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土壤污染过程与修复原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是为应对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绿色农业等领域国家重大需求,依托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重点学科(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A+),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徐建明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由一批优秀学者组成的研究队伍,致力于我国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领域的研究。
该创新研究群体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有机污染多界面行为与过程
典型和新型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农药、抗生素、药品和个人护理品等)在土壤系统中多介质、多要素耦合的土壤污染界面过程与污染阻控原理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研究涉及土壤化学、环境化学、分析化学、土壤微生物、植物营养与毒理、微生物分子生态等多个分支学科领域。
(2)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修复与安全利用
重金属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与机理相关基础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新型钝化材料研发,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安全利用示范与规模化应用等相关工作,研究涉及土壤化学、土壤微生物、环境工程、材料学、信息技术等多个分支学科领域。
(3)土壤碳氮磷循环与微生物机制
土壤碳氮磷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学与水文过程及其微生物机制,温室气体产生与消减的微生物机制,根际微域土壤-微生物-植物交叉对话机制等研究。研究涉及土壤化学与生物化学、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土壤物理与水文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等多个分支学科领域。
现因科研工作需要,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6名。岗位要求、工作待遇和简历投递方式如下:
1、岗位要求
(1)国内外高校毕业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微生物学、农学、水文与水资源、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具有扎实的相关学科基础和学术能力,能独立开展具体的科研任务,已发表相关学科的SCI或权威期刊论文。
(3)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沟通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4)合同期限据研究项目和内容需要在2~6年内。
2、工作待遇
(1)工资及福利待遇按浙江大学博士后相关规定执行,浙大年薪+合作导师津贴+学院补贴:15-25万,课题组视工作绩效另提供科研奖励;特别优秀者可以推荐参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简称“博新计划”);
(2)可申请入住浙江大学博士后公寓;
(3)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支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新计划”、参加海外学术交流活动。
3、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包括照片,自大学开始的学习、工作简历,发表论文、负责或参与科研项目及专利、获奖等情况)。
(2)个人研究工作陈述(一页)。
(3)个人研究兴趣及受聘后的工作设想和目标(一页)。
(4)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预期毕业时间)。
(5)三篇代表性论著或论文。
(6)三名推荐人联系方式。
4、联系方式
(1)有意向者请将应聘材料发送至zhijianglu@zju.edu.cn(吕老师),主题注明“博后应聘+研究方向+91考试网”。
(2)博士后招聘信息长期有效,招满为止。建议有意向者尽快申请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3)请将上述应聘材料合并为一个PDF文件,收到材料并初审后,我们会尽快与申请人和推荐人联系并安排面试。
来源:
http://hr.zju.edu.cn/postdoctor/redir.php?catalog_id=68088&object_id=97175
91考试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