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2年公务员行测终极秘籍第三部分: 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四)

时间:2012-05-06 17:10: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基础上加减乘除一个常数或有规律的数列,初看起来显得理不出头绪,不知从哪里下手,但只要把握住平方规律,问题就可以划繁为简了。

 

    □ 求立方数及其变式

 

    【例题13】1,8,27,()

 

    A 36 B 64 C 72 D81

 

    【解答】答案为B。各项分别是1,2,3,4的立方,故括号内应填的数字是64。

 

    【例题14】0,6,24,60,120,()

 

    A 186 B 210 C 220 D 226

 

    【解答】答案为B。这也是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目,但如果你能想到它是立方型的变式,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至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道题的规律是:第一个数是1的立方减1,第二个数是2的立方减2,第三个数是3的立方减3,第四个数是4的立方减4,依此类推,空格处应为6的立方减6,即210。

 

    □ 双重数列

 

    【例题15】257,178,259,173,261,168,263,()

 

    A 275 B 279 C 164 D 163

 

    【解答】答案为D。通过考察数字排列的特征,我们会发现,第一个数较大,第二个数较小,第三个数较大,第四个数较小,……。也就是说,奇数项的都是大数,而偶数项的都是小数。可以判断,这是两项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排列方式。在这类题目中,规律不能在邻项之间寻找,而必须在隔项中寻找。我们可以看到,奇数项是257,259,261,263,是一种等差数列的排列方式。而偶数项是178,173,168,(),也是一个等差数列,所以括号中的数应为168-5=163。顺便说一下,该题中的两个数列都是以等差数列的规律排列,但也有一些题目中两个数列是按不同规律排列的,不过题目的实质没有变化。

 

    两个数列交替排列在一列数字中,也是数字推理测验中一种较常见的形式。只有当你把这一列数字判断为多组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时,才算找到了正确解答这道题的方向,你的成功就已经80%了。

 

    □ 简单有理化式

 

二、解题技巧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

    数字推理题难度较大,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解答数字推理问题大有帮助。

    1?快速扫描已给出的几个数字,仔细观察和分析各数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前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大胆提出假设,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延伸到下面的数,如果能得到验证,即说明找出规律,问题即迎刃而解;如果假设被否定,立即改变思考角度,提出另外一种假设,直到找出规律为止。

    2?推导规律时,往往需要简单计算,为节省时间,要尽量多用心算,少用笔算或不用笔算。

    3?空缺项在最后的,从前往后推导规律;空缺项在最前面的,则从后往前寻找规律;空缺项在中间的可以两边同时推导。

    4?若自己一时难以找出规律,可用常见的规律来“对号入座”,加以验证。常见的排列规律有:

    (1)奇偶数规律:各个数都是奇数(单数)或偶数(双数);

    (2)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

    (3)等比: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

    如:2 4 8 16 32 64()

    这是一个“公比”为2(即相邻数之间的比值为2)的等比数列,空缺项应为128。

    (4)二级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

 

    如:4 2 2 3 6 15

    相邻数之间的比是一个等差数列,依次为:0.5、1、1.5、2、2.5。

    (5)二级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一个等比数理;

    如:0 1 3 7 15 31()

    相邻数之间的差是一个等比数列,依次为1、2、4、8、16,空缺项应为63。

    (6)加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如例题23;

    (7)减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

    如:5 3 2 1 1 0 1()

    相邻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空缺项应为-1。

    (8)乘法(除法)规律:前两个数之乘积(或相除)等于第三个数;

    (9)完全平方数:数列中蕴含着一个完全平方数序列,或明显、或隐含;

    如:2 3 10 15 26 35()

   1*1+1=2, 2*2-1=3,3*3+1=10,4*4-1=15......空缺项应为50。

     (10)混合型规律:由以上基本规律组合而成,可以是二级、三级的基本规律,也可能是两个规律的数列交叉组合成一个数列。

    如:1 2 6 15 31()

    相邻数之间的差是完全平方序列,依次为1、4、9、16,空缺项应为31+25=56。

4道最BT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汇总

1、15,18,54,(),210

A 106  B 107  C 123  D 112

2、1988的1989次方+1989的1988的次方…… 个位数是多少呢?

3、1/2,1/3,2/3,6/3,( ),54/36

A 9/12,  B 18/3  ,C 18/6  ,D 18/36

4、4,3,2,0,1,-3,( )

A -6  , B -2 ,  C 1/2  ,D 0

5、16,718,9110,( )

A 10110, B 11112,C 11102, D 10111

6、3/2,9/4,25/8,( )

A 65/16,  B 41/8,  C 49/16,  D 57/8

7、5,( ),39,60,105.


首页 上页 3 4 下页 尾页 4/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