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2-05-06 16:45:44
第十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
√14问题就是疑难或称“难题”,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问题就是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
△15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其基本特点如下:
1问题情境性(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技能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
2目的指向性
3操作序列性
4认知操作性。
☆ 16问题解决的早期模型: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模型,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尝试错误性质的渐进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是盲目的、渐进的,是在没有推理和判断的情况下进行。尝试错误的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2苛勒的顿悟模型。
3杜威的问题解决模型。认为问题解决一般包括5个步骤:①失调②诊断③假设④推断⑤验证。
4瓦拉斯的创造性解决问题模型。又称“创造性思维四阶段论”,四个阶段为:①准备期②孕育期③明朗期④验证期。
17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观点:问题解决就是搜索问题空间,寻找一条从起始状态通向目标状态的通路,或应用算子(即操作)使起始状态逐步过渡到目标状态。问题解决过程可分为问题表征、选择操作、实施操作和评价当前状态四个阶段。操作就是问题解决者把一种问题状态转变为另一种问题状态的认知活动,也叫算子。
☆ 18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
1发现问题
2明确问题(认清问题的关键)
3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的关键)
4检验假设(方法有两种:直接检验即通过实践来检验和间接检验即通过推论来检验)。
√☆19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
1有关的知识经验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问题情境
4酝酿效应
5原型启发
6情绪和动机状态
20知识经验的不足常常是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因。
21定势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有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22问题情境是个体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
23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它可能会突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
24原型启发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原型启发常发生在酝酿时期
25在一定的限度内,情绪和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情绪过于高昂或过于低沉,都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中等强度的动机和相对平和的心境,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6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的基本步骤:
1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增强学生参与解决问题活动的动机)
2鼓励学生仔细地界定问题
3教育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
4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5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点
6考虑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7提供问题解决的计划并给予反馈。
27创造性指个体产生独特性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真创造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类创造产生的成品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
△28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具体而言:1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性2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者的智商水平可能低,也可能高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29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把智力区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品。
☆ 30发散性思维及其转换与创造性的关系最为密切。发散思维指能从多种设想出发,不按常规地寻求变异,使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辐射,从多方面寻求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
它有三种基本特征: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流畅性:反应迅速而量多;灵活性:思维变化多端,类多;独特性:观点新颖,是创造性思维中最重要的成分。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31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以发散思维为核心、聚合思维为支柱性因素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有机结合的操作方式”。
32创造性高的个体具有自信、自重与胸襟开阔的人格特征。
33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既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又离不开创造性地想像。
34创造性思维的构成: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再造想象基础上的创造想像.
35辐合思维遵循单一的模式归一地求取答案,思维的过程就是要明确的指向这个正确的答案。发散思维是假定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思维的方向往外发散,寻求各种可能的正确答案。
36想像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像是根据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而相应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在创造活动中,人脑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称为创造想像。创造想像比再造想像具有更多的创造成分,是创造思维活动中最主动、积极的因素。
☆37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联系实际或结合具体学科,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
2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头脑风暴法(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堂上,暂缓作出评价,以便学生踊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
3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戈登技术(运用头脑风暴法在讨论问题之前向学生提出完整和详细的问题)。
☆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五条原则:
1.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
2.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
3.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
4.给以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
5.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