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2-05-06 16:44:55
第九章 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形成
94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95安德森把个体的知识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96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也称为记忆性知识,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陈述性知识。
97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程序性知识实质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又可分为两个亚类: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
√98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程序性知识。
√99元认知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包括两个基本成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
√100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认知行为的方法与规则,它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经验的增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元认知策略可分为三种:①计划策略②监控策略③调节策略.
1学习策略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
2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3心智技能的特点:1.区别于程序性知识,心智技能是一种动作经验。2.区别于操作技能,心智技能具有观念性,内在性和减缩性。心智活动的进行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内部默默地进行。3.区别于习惯行为,心智技能是合法则的活动方式。
√4认知策略:
1.注意策略
2.编码与组织策略
3.精细加工策略
4.复述策略
5.认知策略的教学原则。
注意策略是在阅读材料中附加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注意策略。
6编码与组织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具体表现为:
描述策略
表象策略
归类策略
网联策略。
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组织策略往往表现为对前后学习内容进行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较分析(“网联”策略)。
7精细加工是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活动,即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简单知识的精细加工:记忆术是典型的精细加工技术。 是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记忆方法。复杂知识的精细加工:做笔记是复杂知识精细加工。
8复述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要想通过复述真正达到提高记忆效果的目的,宜采用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的方法。
9复述策略包括边看书边讲述材料,在阅读时对材料的重点,难点要用划线、圈点、加注符号等方式将其突出.
√10认知策略的教学原则:
1在进行认知策略教学的同时教授元认知
2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
3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
4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教授认知策略
5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
11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1原型定向2原型操作3原型内化。
12 原型定向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原型操作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原型内化指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13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除上述三点基本要求外,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