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山东教师资格证2011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第十二章课后习题:教师心理

时间:2011-12-24 23:43: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第十二章课后习题:教师心理

1、简述教师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在智力与知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重要的是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正相关的趋势。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负相关。

2、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的期望进行了研究。他们对小学生作了一次所谓的学习潜力测验(实际上只是普通的智力测验)。然后随机地在各个班级抽取少数学生,故意告诉教师说:他们是班级里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并要求教师注意长期观察,但不要告诉学生本人。8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进步快。十分明显,由实验者提供的假信息所引起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产生了预言效应。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地应验了。当然实际教育情境里的教师期望,并不是由假信息诱发出来的,而是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的实际观察而获得的确切信息引起的。

这一效应启示我们: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要寄予正确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学生特别是原来认为是差生的学生以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传达“你很优秀,你能行”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不过,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因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心理因素。

3、学生喜欢的教师有那些特征,为什么这些特征受学生的重视?

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种角色。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家长的代理人,他们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等特征;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知识传授者,他们希望教师具有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人,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公正、民主、合作、处事灵活等特征。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模范公民,则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如果学生将教师看成是朋友、心理辅导者,则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等特征。总之,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好教师,教师本人不仅需要具有一般公民需要的良好品质,而且需要具备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特殊品质。

4、论述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差异。

一、课时计划的差异: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一)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执行下去。(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新教师则相对缺乏这些方法。(三)教材的呈现:专家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新教师则不能。(四)课堂练习:专家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教师仅仅把它当作必经的步骤。(五)家庭作业的检查: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而新教师往往缺乏相应的规范。(六)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运用。新教师或者缺乏或者不会运用教学策略。

三、课后评价的差异: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而专家教师则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很少谈论课堂管理问题和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专家教师都关心那些他们认为对完成目标有影响的活动,而新教师对课的评价却不同:有的分析课的特点,有的对课的成功作了大致的评估,有的关注自己上课时的有效性。

5、论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历程和途径。

一、历程:(一)关注生存阶段: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因而有些新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与学生搞好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生。因为教师都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者。(二)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站稳了脚跟)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三)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途径: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一)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分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二)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三)进行专门训练:每天进行回顾;有意义的呈现新材料;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布置家庭作业;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上述程序中有的属于自动化的教学技能,有的属于教学策略。(四)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关于反思方法,布鲁巴奇等人在1994年提出了以下四种:(1)反思日记(2)详细描述(3)交流讨论(4)行动研究。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中学教师进行那些角色创新?

一、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二、由命令主导型教师变为指导帮助型教师。三、 由被动阐释、执行型教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型教师。四、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