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山东教师资格证2011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第三章课后习题:学习的基本理论(一)

时间:2011-12-24 23:31: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第三章课后习题: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学习的概述
1、什么是学习?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区别?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这一定义说明:
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
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区别:1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
2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3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2、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
①人的学习除了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还要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②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
③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人的学习的定义: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3、学生的学习:
①定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②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2、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将学习分成哪些类型?
①言语信息;②智慧技能;③认知策略;④态度;⑤动作技能
3、简述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
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①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 联结派学习理论
4、联结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之间的建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二、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又称试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5、论述桑代克联结说的主要内容?
提出学习不是建立在观念之间的联结,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这种刺激—反应联结主要是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为而形成的。学习就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桑代客的联结说又称为“试误说”。
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①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进入某种情景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体现了学习动机原则。
②练习律是指对于已经形成的某情景与某反应的联结,正确地重复这一反应会增强这一联结。
③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指一个联结的后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加强或消弱作用。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一)经典实验:条件反射中四个基本的事项:1、无条件刺激2、无条件反应3、条件刺激4、条件反应。
基本规律:
获得与消退 、刺激泛化与分化
6、试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对教育的启发?
基本规律:
一、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二、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1、强化;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负强化(撤销惩罚)2、强化的程式:连续强化(又名即时强化),间隔式强化又称为部分强化。包括定时距式、变时距式、定比率式,变比率式。3、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4、 消退;5惩罚。
(三)新行为的塑造有两种具体技术:链式塑造:步骤1、终点行为2起点行为3步调划分4即时反馈。逆向链式塑造
四、程序教学
7、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1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2观察学习;分三类,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的观察学习、创造性的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考*试大%3直接强化,还提出了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第三节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8、认知派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当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时,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学习习惯所支配。
9、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一)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二)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教育的启示,他的认知表征发展的三阶段不像皮亚杰那样只关注知识的本身,而是关注知识的生长,这在心理发展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从行为主义向认知心理学的转变,从实验室研究向课堂研究的转变,从学习研究向教学研究的转变。
10、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
(一)、有意义学习的含义;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二)意义的同化:意义的获得过程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必须有积极主动的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在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有关的观念,作为新知识的固定点(同化点),这样才能把学习材料中的潜在意义转化为自己现实的心理意义,将新知识的意义纳入到认知结构中,同时原有认知结构也发生一定的变化。1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2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关系3组合学习(三)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1逐渐分化原则2整合协调原则3先行组织者策略(四)接受学习。
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1、建构主义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事物的感觉刺激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由人构建起来的,它同时取决于我们原来的知识经验背景。建构主义受到杜威、维果斯基、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的影响。
2、基本观点:
※1 知识观 :1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他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其次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
※ 2学生观: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2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交往中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独特性的经验,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形成自己的理解。
※ 3学习观:学习不仅是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而且要分析它的合理性、有效性,从而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学习不仅是新的知识经验的获得,同时还意味着对即有知识经验的改造。顺应要以同化为前提,而离开顺应的一面,新知识的同化也很难真正的完成。只有将同化和顺应统一起来才能深刻理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1/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