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0年黑龙江省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一)

时间:2016-03-13 10:28: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2010年黑龙江省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时限:150分钟。其中阅读资料参考时限30分钟左右,作答参考时限120分钟左右。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

    在全国640个大中城市中,有300个城市缺水,其中100个严重缺水。尽管我国水资源紧缺,但水资源的浪费仍十分严重。1997年,全国仅有123个城市建成307等不同处理等级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仅在1292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仅为13.4%;我国目前5万多个小城镇,370多万个乡村,9亿多人口居住地基本没有污水处理实施,从而直接导致了地表水的广泛污染,使水资源匮乏的矛盾更加尖锐;而且目前我国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也只有50.6%,远低于发达国家的90%以上的水平。

    水利部最新成果显示,近年来,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其中以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最为显著,资源总量减少了12%,北方部分流域周期性的最资源短缺加剧,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无锡一直因城市边上的太湖而骄傲。一曲吴侬软语的《太湖美》曾经唱道: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2400平方公里的太湖是著名的旅游之地,而无锡也被称为“太湖明珠”。

    “太湖明珠”并非言过其实,这个拥有3000年历史的城市因工业发达,商业繁荣而素有“小上海”之称,从19世纪初开始,无锡由全国著名的米市场,布码头走向区域经济中心城市。

    这个有47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80万的城市,能有如此骄傲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归功于1970年代的乡镇企业崛起,这也是后来被广泛谈及的“苏南模式”。

    上世纪80年代任无锡市经贸委主任的沈仲兴介绍,乡镇企业自1958年就在无锡各个村镇出现,在1974年以后更是风起云涌,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企业,到了1989年,无锡乡村两级工业企业产值达219.9 亿元,占全省的19.1%,占全国的3.6%

    整个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还以轻工业为主,这与无锡的工业传统有关,解放前,无锡的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是70%30%,无锡市的传统产业是纺织业,到了上世纪90年代,无锡的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由轻工业开始向重化工业转身,重化工业比重从1980年的42%跃升到目前的74%

    在此过程中,无锡市形成五大传统支柱产业——机械、纺织、冶金、化工、电子(家电),在“九五”期间,这五大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到了全市规模企业总量的70%2006年无锡规模以上工业中,冶金、纺织、机械等行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为55.5%

    而此时整个苏南地区开始大量引入外资,无锡也不例外。1987年,无锡市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其中外商实际投资仅占1.3%。而到1996年,无锡市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已达到40%

    近几年,因为经历“蓝藻事件”,太湖的污染备受关注,在此次水危机中,数百万无锡市民无法正常饮用自来水。无锡市政府在“蓝藻事件”发生后的总结是,无锡走的是一条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无锡长期沿袭着“两头在外“和承接国内外制造业转移的发展模式,生产过程中引进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和出口相当多的是耗能高污染高的产品,在产生利润的同时也产生了污染,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承接了污染。

    3. 长期从事华北地区水资源研究的斯坦福大学资深环境研究院斯科特?罗泽尔(Scott Rozell)日前指出,在极度缺水的华北地区,农民只有靠打井取水,出现了由2000多万口井遍布农村的“奇迹”,并展现出水资源的严重危机,他说:“现在问题是,水位越来越低。而且打出来的水越来越贵。”他还表示,中国已经有了完备的保护水资源的法规和政策,“问题在于,政策是不错的,可是实施这个政策很困难。”

    去年7月《瞭望东方周刊》的一项数据显示,随着降水量的减少,从1975年起,河北一直在超采地下水,30多年共超采1200多亿立方米,这相当于200个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白洋淀的储水量。地下水位一降再降,形成了“世界奇观”的地下漏斗区。而且,近10年来,河北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了200多处大地裂,最严重的沧州比上实际70年代初地陷近3米;海河防洪墙下陷两米;秦皇岛的海水内侵已经到了京山铁路线以西,地下水量已不可饮用;北戴河的枣园里,原来供应国家领导人喝的甘甜的井水如今已经全部变成了咸水。

 

    4. 今年,央视经济半小时曾策划了一个节目,寻访中国污染最严重的5条河流,流经上坝的横石水入选。央视经济半小时曾经以《横石河流过死亡村庄》问题结其做过报道。严格来说,横石水应算北江的一条二级河流,它发源于韶关市大宝山,一路流经4个村庄,在瓮城汇入瓮江,瓮江在大站镇汇入北江,横石水是从大宝山流出的山泉水,它冲击出了凉桥,上坝等村落肥沃的土壤。

    20多年前,横石水清澈见底的水流淌过石子一路欢唱:20多年后,横石水在大坝等同于死水,人称“死亡之河”。1026日,记者第二次见到了这条河水,河滩边的石子已被染成深棕色,就像劣茶泡出的厚厚茶垢,河岸上沿沉淀出一条黑色金属带。这景色没有任何生物作衬,村里又说,这河里的鱼虾1980年后就绝迹了。横石水边一场安静,河边不长一根水草,岸边没有一个人,没有牛羊的踪影,也没有昆虫的吵闹。

    横石水究竟有多毒?今年67月发洪水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林初夏带着他的学生,取了一些横石水,稀释了10000倍,结果发现,水生物还是不能在里面存活超过24时,稀释10000倍后,横石水仍然有毒。

    这件事更具体的含义是,横石河水流到瓮江,其毒性仍不足以被稀释。林初夏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横石河的毒性可顺延下游50公里,大雨时,其毒性甚至还可以去到100-200公里远的地方,就是这样毒的一条河,上坝村村民在它边上住了30余年。

    除了水污染,水资源紧张之外,还有一种潜在的危机的延伸。

 

    5. 世界银行环境与市政高级工程师黎明远最近在一个关于水价的论坛上称,应加快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的作用。他认为,导致目前水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水污染也得不到有效治理的主要原因是水价构成不合理,水价偏低,没有反应出水资源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

    今年4月以来,一股水价提价的“潮流”席卷了全国各大城市。

 

2009年全国部分城市水价调整统计表

    6. 伴随着水价的上涨,各种质疑声不绝于耳。

    有学者质疑,如果涨价是为了体现水资源的稀缺程度,那么,提升的应该是水价构成中的水资源费,而不是企业供水价格。所谓水资源费,是政府为开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而针对取水单位征收的资金,其实质是针对使用水资源征收的税款。但许多地区水资源费征收不足。在兰州,据听证者介绍,水价重的水资源费仅每立方米0.05元。而在当前的涨价潮中,增收水资源费并非主流。明确上调水资源费的,仅有天津等少数城市。天津市此次调价中,以地表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公司,水资源费由每立方米0.10元调整为0.20元。但就全国而言,水资源的收费并未完全步入正轨。

    水价上涨能否带来水资源的节约?在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的沈大军博士看来,对我国的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水的使用是一个刚性需求,仅靠提高水价一项措施来推动节约用水,节约空间不大。他认为,对一个普通生活水平的三口之家来说,基本上每个月的用水量在8~12吨,压缩的空间不大。因为我国几乎很少有家庭有游泳池和草坪,水价调高后抑制得只是类似游泳池那样过于奢侈的需求,而日常生活的用水量很难减少,不可能过去一天洗一次澡,涨价后就一个星期洗一次,所以认为涨价就能节约用水的说法对多数家庭并不适用。

    7. 8月6,河南省洛阳市举行了水价调整座谈会,而之所以举行这个座谈会,是因为7月31洛阳市水价调整听证会上出现的18位代表有17位同意涨价的结果被很多人质疑,认为这场听证会没有反映民意。最终,洛阳市政府决定通过网络公告,自愿报名的方式,邀请59名市民,再举办一场水价调整的座谈会。

    2月29的宁波水价调整听证会上,15名听证会参加人分别站在各自的立场,对水价是否该调整、调整原因、调整幅度、上调后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工作等各抒己见。

    洛阳水价调整座谈会上网友发言一组:

    市民一:第一个问题就是调整价格,又无政策和法律依据。

    市民二:这个企业到底亏损不亏损,他们把我们纳税人的钱用到哪里去了?

    市民三:刚才律师针对“售水定价成本监审报告”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质疑,我是赞同的,我认为该报告不具有科学性。

    市民四:如果非要涨价,我建议居民用水千吨以下不要再涨价。

    宁波水价调整座谈会达标发言一组:

    王军海(市自来水总公司):水价和成本明显倒挂,企业亏损严重。因此,合理调整水价有利于促进供水企业的健康发展。

    王泰琅(市人大代表):适当调高水价,能避免水资源浪费,保障水质,但涨价幅度应少一些,调价后,自来水的水质应有提高。

    吴明华(消费者):水厂亏损不应完全由百姓来“埋单”,应多听各方声音,慎重稳妥地进行水价调整,谁家调整应分步实施,且幅度不能过大。

    周海铭(市财政局):水价应该调整,有必要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居民改变用水观念,增强节水意识。企业的财务成本适当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胡文翔(市政协委员):本次水价调整幅度最高不应超过25%,而且,三年内不能再次提价。

    施民伟(市消保委):谁家应该相应提升,但是,政府同样也是收益者,政府理应承担一部分供水价格成本。

    唐剑冬(市总工会):水资源是公共资源,水价不能完全与成本挂钩,一部分应由财政补贴,调整的幅度不宜过大,应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

 

    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84日做客新华网,就日前备受关注的水电气价格改革话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他认为,资源产品价格牵扯多方利益,但长远来看,只要价格理顺了,那么在资源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