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0年黑龙江省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五)

时间:2016-03-13 10:28: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根据题目要求来写作。

2、从问题的解决层面来展开论证写文章。而这个正式公务员考试申论与一般议论文写作的不同。申论与高考作文。同样是珍惜水资源的话题,立意角度不同,前者谈论意义,后者从政府角度如何规范引导,解决问题。

四、申论审题

(三)有人说:“如果现在还不珍惜,最后一滴水将与血液等价”。参考给定资料,以“水的价格”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80分)

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充分、逻辑严谨、语言畅达,8001000字。

分析:

A,要求以“”为题,这就是以它为题目的意思,所以,本材料给定了题目,一定不要跑题。在这里,建议大家拟一个副标题。为什么呢?文章题目是“水的价格”,这里只是一个写作的范围,而不是观点,你的观点是什么阅卷人无法从题目中得知,阅卷人想要知道你的观点,必须从材料中辛苦地搜索,而拟定一个副标题,显然可以大大减少阅卷人的工作量。在一般的省考申论阅卷中,因为是通过工作量来计算工资,而且每天都有最低工作量,完不成的话,所在组的组长会找你谈话。所以,在这样的双重激励下,最快的每份申论大约也就几十秒左右,当然如果,阅卷质量出现偏差,组长那里的正态分布出现异常,你就会被盯住,随时被叫谈话,一耽误时间,自然影响工作量和工资。所以,虽然阅卷的速度比较快,总体来讲还是比较公平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文章有一个清晰的结构,流畅的语言,精彩的开头和结尾,想不得高分都难。

B,“如果现在还不珍惜,最后一滴水将与血液等价”这句话强调的内容是“珍惜用水”。

这里面涉及这几方面的内容:

谁来珍惜:政府,企业,群众

怎么珍惜:节约,保护,治污

如何保障:法制、政策、机制,监管,宣传教育。

C材料的另一个要求是关于题目“水的价格”,既然讲的是水的珍惜,又提到了水的价格,显然写出的文章必须将这两方面都涉及到才能达到试题的要求。如何协调者两者之间的关系呢?我们必须回到材料,从材料里寻找答案。        [wAp.91ExAM.ORg]

五、阅读材料,理清思路

材料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水资源现状及原因(材料1234):

现状:我国缺水严重——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

原因:部分地区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2、水价改革争议(材料56):

支持方:

专家:导致目前水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水污染也得不到有效治理的主要原因是水价构成不合理,水价偏低,没有反映出水资源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专家=砖家,汶川地震,养专家不如养蟾蜍,站在何种立场,为谁说话。

供水企业:成本不断上升,水价多年未作调整,经营亏损。

反对方:

学者:提升的应该是水价构成中的水资源费,而不是企业供水价格。但许多地区水资源费征收不足。水资源的收费并未完全步入正轨。

某博士:质疑水价上涨能否带来水资源的节约,认为涨价就能节约用水的说法对多数家庭并不适用。

3、水价改革听证会(材料7):哈尔滨水价听证会,2009128日召开,事先遴选的13名消费者代表,包括下岗职工、退休职工、教师、社区干部、企业职工、企业领导、办事处干事、律师、医务人员。听证会现场,下岗职工杨秀梅当天没有到现场,坐在他位置上的是太平大有坊社区干部孙晶。而另一位下岗职工谷孝发,经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谷是哈尔滨市信访局退休干部,并非下岗职工。两名退休职工中的刘汝文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是哈尔滨现代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而且是黑龙江省民进委员会委员,不到退休的年龄,也不是退休职工。消费者代表中的律师——道里区司政法律服务所的律师李民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国家有法律规定,水价三年一调整,调整的幅度为8~10%”。当记者询问是哪个法律哪个条文或者是否是部门规章时,李民只说,是有这么个法律。记者在全国律师网站上查询,并未看到黑龙江省有叫做李民的律师。人选的选拔、听证的程序都存在问题,得出的结论自然难以被广大群众接受。

从前段时间流行大学生被就业、职工工资被增长,到现在的被代表,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当今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的不足。政策的执行力不足,有的人曾经形象地称之为“政令不出中南海”,很好的一项政策,一旦执行起来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和保障,就会出现政策的异化。所以,对于政策的执行问题我们也必须考虑到,而解决的对策也就是强化政策的执行力,这也是申论常用对策之一,当然在运用的时候必须对症下药:

1、加强和完善监管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前者包括上级政府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监察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的监督,后者包括权力机关(人大)的监督,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的监督;党的监督,主要是纪委;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公民的监督,如新闻舆论等等。

2、将执行结果作为官员考核的重要标准,强调结果的运用。

3、加强培训教育。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而造成一些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不足的原因在哪呢?这就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存的政治体制无法与之相互协调,特别是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完善,因此带来了很多问题。像去年的三鹿奶粉问题,在三鹿事发之前曾在中央电视台做过这样一则广告,号称是经过了1000多道检验工序,确保无任何质量问题。但是这1000多道检验关也没能阻止三聚氰胺的添加。这种多部门监管的结果往往各部门从各自利益出发,有利的大家一起上,造成职能冲突;无利可图的大家都退避三舍,又造成了监管真空。

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河南馒头办的笑话。为了加强对市民特别喜欢吃的馒头行业的市场管理,1998年郑州市政府成立了6个馒头管理办公室(市政府1个,各区政府5)。对馒头加工经营一律采取许可审批制度。但是“有意思的是”,这个审批制度规定每个许可证要交纳1000多元的办证费。并且还规定:不办许可证擅自加工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可罚款5000元。市区两级“馒头办”为争夺办证权、处罚权,拒不承认对方所发生产许可证,你给谁发证,我就对谁罚款。于是“一个由馒头引发的血案”就这样上演了。20013月,群众举报一家馒头厂非法生产,市“馒头办”到场处罚,馒头厂忙打电话到区“馒头办”求援,最后,两级“馒头办”在现场僵持几个小时,甚至互相辱骂,直到最后发生“肢体直接接触”并各有人员受伤挂彩。

所以,部门协调,形成机制,也是值得注意,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策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又折射出部分地方政府对自己的职能定位不明确。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清楚。这在房地产监管上表现尤为突出。我们讲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但是,由于政绩考核机制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在错误的政绩观和灰色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与房地产商相互串联,不断地推升房价,造就了蜗居一族。《蜗居》的禁播在某种程度上很难说跟对于房地产内幕的揭露没有关系。

水价的提升确实有利于水资源的配置,但是由于听证程序的不完善,企业水价的不透明,政府职能的不明确,难免使得水价改革这一科学决策显得迷雾重重。

我们再来看材料中听证会的情况。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听证会主要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居民:认为是调整价格,缺乏相关政策和法律依据。置疑 “售水定价成本监审报告”,认为该报告不具有科学性。慎重考虑居民用水涨价问题。慎重稳妥地进行水价调整。认为水价调整应分步实施,且幅度不能过大。

在这里我们可以再强调一下如何拟对策的问题。对策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问题与不足,缺什么补什么。

2、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或者教训。

3、领导的指示和意见

本处可以拟定的对策有:结合材料

企业:水价和成本明显倒挂,企业亏损严重。因此,合理调整水价有利于促进供水企业健康发展。

人大代表:适当调高水价,能避免水资源浪费,保障水质,但涨价幅度应少一些,调价后,自来水的水质应有提高。

人大和政协的尴尬地位:橡皮图章和花瓶。广州番禺垃圾焚烧调研,相反案例,环保局-离席而去。问题的根源-权力来源:从上而下不是自下而上。例如信访难问题,可以拿美国对比一下,美国人想见市长很容易,不见的话下次就不投他的票,而中国官员的任免决定权不在老百姓手中,这些显然都是需要不断推进改革加以完善的。

政府:支持水价调整,认为可以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居民改变用水观念,增强节水意识。同时强调企业的财务成本适当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一部分应由财政补贴,调整的幅度不宜过大。应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

社会团体:水价应该相应提升,但是政府理应承担一部分供水价格成本。

分析各方的地位和角色与心态的关系:

居民:抱怨又无可奈何

企业:蛮横,涨价但不公开相关信息

政府:统筹决策

社团:小心翼翼

可以看出,由于不同的利益需求,在水价改革中产生了广泛的争议。改与不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如果你作为一个最终的决策者,你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这就需要站在国家工作人员的角度上,均衡各方利益,作出另各方满意的科学决策。我们的标准在哪里?

这时候,国家领导人及部门负责人的指导性意见就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重要准则。国家领导人、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讲话是我们政策执行的重要依据。

4、部门官员意见(材料89

材料中发改委的官员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牵扯多方利益,但长远来看,只要价格理顺了,那么在资源的最优分配、在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引导结构调整等方面就会有长期的、好的作用。这里显然肯定了通过价格改革进行水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要意义。但是他又说到: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如何找到“市场化”(合理配置资源)与“公益性”(保障民生)的平衡点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于改与不改,他也没给出直接的答复。而住建部和广东地方政府官员则进一步指出了政府主导水价背景下,政府所面临的成本提高推动价格上涨和公众舆论普遍不赞成涨价的双重压力。改与不改还是悬而未决。

5、法国的成功经验(材料10

法国采用“国有民营”,保留了水业资产产权的最终公有,并通过特许经营和租赁/管理合同等方式,将经营责任转移给私营企业,以提高运营和管理水平。这种模式通过在准入环节的竞争来控制成本,由政府采用招标等方式选择优质企业经营供水。自来水的定价则需要由独立的专业咨询公司测算得出,并经市政议会讨论决定。政府角色定位于行业的监管者和协调者。

6、我国特许经营改革的争议和存在问题(材料10

国有股权转让等方式由于能够短期让地方政府获得大量资金,同时摆脱基础设施的主要投资责任。但是同时带来问题。管网等公用事业设施建设的资金,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该如何分担?争议的深层次问题是,在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政府是否该保留所有者的角色?同时我国水价改革机制的设计还不够谨慎、科学与合理。

好政策,到了地方政府手中就变了味,执行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强调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

7、值得警惕的市场化弊端(材料11

法国威立雅参与我国部分省的供水改革,减轻了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的财政负担,并且提供给群众优质的供水服务,但是国内水价一旦被外国垄断资本把持,不利于保障民生,后果值得警惕。

8、最高指示(材料12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最高领导人对是否进行水价改革的问题给予了明确答复,改革是大势所趋。而同时,我们必须把握住2009年这个资源价格改革的难得契机,大力推进改革。

读到这,我们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领导高瞻远瞩,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至此,我们得出结论,改革是合理的、必然的。我们的申论写作必须支持改革,必须在支持改革的框架下进行,必须在水价改革的框架下来探讨如何珍惜水资源。

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和写作方向,我们就可以继续进行申论文章各部分的安排。

六、拟定题目(副标题)

1、内容选定

如何拟一个合适的题目。首先不要忘记的是题干的要求。已经给定题目的一定要按照题


首页 上页 4 5 下页 尾页 5/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