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湖南省2008年行测真题及解答(三)

时间:2016-12-01 16:23: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nbsp;      C.天平      D.水银温度计

58.两个重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棉球,将它们用细线分别挂在两个同样的弹簧秤下并浸入水中,比较这两个弹簧秤的读数是______

    A.挂铅球的大    B.挂棉球的大        C.两者一样     D.无法确定

59.以下各齿轮中,旋转得最慢的是______

 

60.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五、逻辑判断(6170题,每题1分,共10分):下列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61.关于小王、小李和小张,我们知道他们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教师,并且我们还知道:小张比教师的年龄大;小王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小李年龄小。由此可知______

    A.小王是律师,小李是医生,小张是教师      B.小王是医生,小李是教师,小张是律师

    C.小王是教师,小李是律师,小张是医生      D.小王是教师,小李是医生,小张是律师

62.“并非只有上大学才能成才。”与这一判断等值的是______

    A.不上大学就不能成才                     B.不上大学但也能成才

    C.如果上大学,就能成才                   D.并非如果不成才就是没上大学

63.四户人家排成一行,已知A家在B家的隔壁,A家与D家不相邻,如果D家与C家也不相邻,那么C家的隔壁应是______

    A.A          B.B             C.D    D.无法判断

64.如果甲和乙考试都没有及格的话,那么丙就一定及格了。上述前提再增加以下______项,就可以推出“甲考试及格了”的结论。

    A.丙及格了    B.乙和丙都没有及格    C.丙没有及格    D.乙和丙都及格了

65.有人总结比尔•盖茨和戴尔的传奇经历后,发现他们成功的秘诀都是大学中途辍学。则此人认为辍学与成功之间的关系为______

    A.辍学导致成功  B.辍学可能成功     C.不辍学不能成功     D.不辍学可能成功

66.“凡外出采访的记者都是可以优先买票的”,下列推理正确的是______

    A.不是外出采访的记者不可以优先买票      B.优先买票的都是外出采访的记者

    C.他优先买票,所以他是外出采访的记者    D.他是外出采访的记者,所以可优先买票

67.经过破译敌人的密码,已经知道“香蕉苹果大鸭梨”的意思是“星期三秘密进攻”,“苹果甘蔗水蜜桃”的意思是“执行秘密计划”,“广柑香蕉西红柿”的意思是“星期三的胜利属于我们”,那么“大鸭梨”的意思是______

    A.秘密   B.星期三       C.进攻   D.执行

68.某地区有两个出租车公司甲和乙,他们推出的出租车的颜色分别是蓝色和红色。经调查发现:在市场上流通的出租车中有70%是红色的,只有30%是蓝色的;红色出租车发生车祸的平均概率是4%,而蓝色则为6%。现在,该区发生了一起出租车车祸。则______

    A.与红色出租车相比,出车祸的更有可能是蓝色出租车

    B.与蓝色出租车相比,出车祸的更有可能是红色出租车

    C.两种颜色的出租车出车祸的概率是一样的,均为50%

    D.无法比较

69.四个人在议论一位作家的年龄。甲说:“她不会超过35岁。”乙说:“她不超过40岁。”丙说:“她的岁数在50以下。”丁说:“她绝对在40岁以上。”实际上只有一个人说对了。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甲说的对   B.她的年龄在4550岁之间  C.她的年龄在50岁以下  D.丁说的对

70.有四个外表看起来没有分别的小球,它们的重量可能各有不同。取一个天平,将甲、乙作为一组,丙、丁为另一组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天平是基本平衡的。将乙和丁对调一下,甲、丁一边明显地要比乙、丙一边重很多。可奇怪的是,我们在天平一边放上甲、丙,而另一边刚放上乙,还没有来得及放上丁时,天平就压向了乙一边。

    则这四个球由重到轻的顺序是______

    A.乙、丁、甲、丙     B.丁、乙、丙、甲    C.乙、甲、丁、丙  D.丁、乙、甲、丙

 

第四部分  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部分涵盖政治、经济、法律(涉及宪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内容,每道题围绕常识性问题列出若干备选项,要求从中选出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有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71100题,每题1分,共30分)。

71.行政行为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和在时间上的跨度,包括行政行为方式、步骤、次序、时限等。其中不可分割的内容的是______

    A.行政程序      B.行政诉讼    C.行政复议     D.行政处罚

72.《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一方面规定国家实行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另一方面又规定国家要调控价格总水平。国家要调控价格总水平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B.商品的价格总水平不一定完全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完全由市场形成的价格超越了人们的承受能力,所以要国家调控

    D.市场具有自发性、投机性、滞后性的弱点和消极作用

73.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和合理配置的目标,必须做到______

    A.以市场为基础,同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完善市场体系,通过市场平等竞争

    C.通过价格传递信息及时协调生产和需求

    D.坚持重要商品价格由国家制定

74.某工商局任意改变了其所颁发的营业执照中所确定的营业范围。从行政法理论上说,该工商局违反了行政行为效力中的______

    A.确定力      B.拘束力        C.执行力      D.公定力

75.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健全______的社会管理格局。

    A.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     D.公众参与

76.违法主体对违法行为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称为______

    A.法律后果     B.法律责任    C.法律制裁     D.法律处分

77.宪法与法律的最主要区别有______

    A.以国家强制力为基础         B.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更严格、更复杂

    C.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D.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制定

78.行政诉讼中,负举证责任的是______

    A.行政机关          B.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C.律师                D.证人

79.某区政府在整顿市容时对某个农贸自由市场作出了关闭的决定,该行政行为属于______

    A.行政确认行为      B.行政征收行为       C.具体行政行为        D.抽象行政行为       [行测真题]

80.法律与道德的共同性体现在______

    A.它们都是社会规范          B.它们都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

    C.它们都是社会调控的手段    D.它们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81.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______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A.行为      B.种类       C.方法       D.情节

82.“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______的名言。

    A.班固     B.司马迁      C.刘醒龙      D.司马光

83.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分布于______

    A.塔里木盆地     B.云贵高原      C.渤海湾      D.四川盆地

84.“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指标没有完成,主要是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化学需氧量两个指标没完成。环境污染严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环境污染物过多                    B.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C.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D.环境保护执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6/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