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01 11:27:16
18.C[解析]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来看,A、B、D项都是正确的,C项说“不足以成为那个时代的非常之事”理解不正确,故选C。
19.D[解析]这是一篇带有悲凉色彩的怀古散文,从汉武帝的功过出发,对他进行了评价。但作者认为,只有以宽容的心才能对历史上的伟人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A、B、C项都为正确选项,D项内容原文中没有涉及,属于无中生有,故本题选D。
20.D[解析]文中“国家以法律认可了‘村民’这一提法,承认了……这是一个进步……但‘村民,权利还是限于农村……还没有真正确立‘公民’的地位和权利”所以,D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A项从“农民的社会……但仍……尚未达到‘市民社会’中市民的程度”可得到;B项从第二段的表述中可得到印证;C项从“这样,农民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创造必要的条件”中体现出来。
21.A[解析]本文段主要讲在商品经济下,农民因为身份限制受到歧视,由于这种歧视的存在,也必将影响和制约中国商品经济的总体发展。故A选项是正确概述。
22.C [解析]文段中“从生到死,是从‘明’转变为‘幽’”,而不是“从‘有’消灭为‘无”’,故C选项表述不正确。
23.D[解析]根据王船山的看法,宇宙的本源是太虚中的絪缊之气,气聚而生成人物,人物死而散为气而归于太虚。这就是,一个人的行为的善和恶不会随其死亡而消散无余,否则善恶的分别就没有意义了,一个人的善恶将影响到他死后的归宿,所以他主张要以“存神尽性”的修养,来保证死后“全而归之”。A、B、C项都是“存神尽性”的要求,只有D项不符合。
24.A[解析]从“须要知道,人生在世时的善或恶,在人死之后,依其类而归散为气。善气和恶气各依其类散,善气散归入善气类中,恶气散归入恶气类中,互不混淆。”可推出有关生死与善恶的关系。故A选项是正确选项,其他三项都是错误的。
25.D[解析]从文段中“人并不是在死后便可自然地‘全归’其所生的本体,‘全归’实是‘存神’修养的结果”可知,人在死后并不是可以自然地全归其所生之体,而D选项恰恰与此相反。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26.A[解析]此题可以从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观察所得。小数部分分别为:03、04、05、06、07、08,为等差数列,因此可得,下一个数的小数部分应为09,由此可排除C、D;再观察整数部分,隔项分组,分别为1、3、5、( )和3、9、27,括号中的数应为7。所以选项为A。 [行测真题]
27.A[解析]做一次差,可得2、3、5、7、( ),是一个质数数列,由此可得下一个数为11,因此所求的数应为20+11= 31,故选项为A。
28.B [解析]做一次差可得3、5、8、13、21、( ),得出来的数为一个递推和数列。3+5-8,5+8=13,8+13—21,13+21= 34,故所求得数为87+34=121.选项B为正确选项。
29.C[解析]做一次差为4、9、18、( ),4、9为特征数,4=22+0,9=23+1,l8=24+2,故( ) =25+3+32=67。
30.C[解析]做商可得,12÷12=1,18÷12=1.5,36÷18=2,90÷36=2.5,商为等差数列,故( )应为90×3=270。 [公务员考试真题]
二、数学运算
31.B[解析]设上坡路程为SA,下坡路程为SB,总路程为S,由题意可知,小陈来回都是先走上坡路,再走下坡路,所以SA/350+SB/600+SB/350+SA/600=19,解得S=4200,B为正确选项。
32.C[解析]因为三年竞选一次,且协会主席不能连任,每个主席最多任职3年,故11年间共有4个协会主席,但存在这样的一种情况,即第1年正好是某任主席就职的最后一年,所以,最多会有4+1=5(个)协会主席,C为正确选项。
3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的交叉关系。由题意知,A∩B∩C=88+7+6+9-36×3=2,故阴影部分面积为:88-7-9-6+2×2=70,选C。
34.D[解析]设该工程为单位1,那么乙做的工程为1-40×(1/50)=1/5,乙做1/5的工程共用的天数为:(1/5)÷(1/75)=15,由此可得乙离开了40-15=25(天)。正确选项为D。
35.B[解析]设原售价为X,进价为Y,调价后售价为Z,
可得X-Y-25.5%X=利润
Z-Y-30%2=利润
因为利润未变,解得Z:X=l.064,故选B。
36.B[解析]本题本质上是一个追及问题,分针和时针的速度差为6-1/2=5.5(度/分),则第一次成直角时分针和时针追及的角度为60,故需要经历60÷5.5=10 10/11(分),故选B。
37.B[解析]甲的平均交易价格为(30+40)÷2=35(千克/元),乙的平均交易价格为2÷(1/30+1/40)约等于34.3元/千克,35-34. 3=0.7(元/千克)。故正确选项为B。
38.D[解析]本题是一个概率问题。每个硬币正反面的概率各为1/2,三枚硬币概率(1/2)3,如全是正面上或全是反面向上则为2×(1/2)3=1/4,而两正一反面或两反面一正面的概率为1-1/4=3/4,则甲应该要求乙每次至少给(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