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12 15:38:43
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定授权的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偿收取一定财物的行政行为。行政征收须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负有行政法上的缴纳义务为前提,其实质是国家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管理相对人一定财产所有权。
行政征购是行政主体以合同方式取得行政管理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一种行政行为。行政征购必须支付一定的代价,因此属于有偿的行为,这与行政征收中的行政征用行为具有相同之处。
行政征用与行政征收、行政征购的区别:
行政征用是行政机关依法强制征用相对人的财产或劳务的行为。
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以强制的方式无偿向相对人征集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实物的行政行为。
行政征购是指行政机关通过合同方式取得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行为。
行政征用与行政征收的区别在于:
首先,征用的范围包括相对人的财产和
提供的劳务,而征收只限于相对人的财产;
其次,征用是对财产暂时性地使用,它是使相对人对财产的使用权发生转移,征收是对财产的永久占有,是将相对人财产的所有权转移给国家;
第三,征用具有补偿性,对相对人的财产是有偿的使用,即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如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由用地单位支付土地补偿费,支付安置补助费,而征收则是无偿的。
行政征购与行政征收的区别在于,征购属于行政合同行为,是双方行政行为,而征收是典型的单方行政行为,无须同相对人协商。
本题中某省人民政府为了公共利益而建设高速公路,并对被占用土地的农民给予了各种补偿,并对多余的劳动力进行了安置。符合行政征用的特征,故本题答案为A。
87.【答案】D。解析: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定授权的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偿收取一定财物的行政行为。行政征收须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负有行政法上的缴纳义务为前提,其实质是国家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管理相对人一定财产所有权。本题答案为D。
88.【答案】D。解析:根据行政处罚法第41条的规定,这种情况属于行政处罚不成立的情况,既然是不成立,即视为行为根本不存在,不产生对其合法性、有效性等方面的任何评价。
89.【答案】B。解析:相等体积的两个物体,其质量跟物体的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度越大,质量越大,相反,密度越小,质量也越小。道具倒塌或重物落下,之所以不会将演员砸成重伤,是因为物体质量要比实物小得多的缘故。答案选B。
90.【答案】B。解析: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公司除应向刘某支付每日工资外,还应当向王某支付×2×3=360元的加班费。答案选B。
91.【答案】D。解析:工商局孙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与人相撞,发生争执后将人打伤,其行为属于个人行为,与行使职权无关,不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故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五条的规定可知本题答案为D。
92.【答案】D。解析:爆竹的主要成份是黑火药,燃放烟花爆竹会引起大气污染,并且容易引发火灾。而且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爆炸声也会形成噪音污染。答案选D。
93.【答案】D。解析:《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显然本题答案为D。
94.【答案】D。解析:“一事不再罚”是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24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其基本含义是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理由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一事实是指同一个违法行为,即从其构成要件上,只符合一个违法行为的特征。同一理由是指同一法律依据。因此,本题答案为D。
另外,当同一个违法行为触及多个法律规范需要处罚时,应按照以下原则:(1)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2)无特殊规定的,按法律位阶确定处罚适用法律规范,高位阶优于低位阶;(3)如果同一位阶法律,则应从一重处(即重的行为吸收轻的行为);(4)如果以上原则均难以处理或不适应,应按目的行为吸收手段行为、结果行为吸收方法行为并兼顾法律效用选择适用法律规范。
95.【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上述两点,而跟价值规律和效率优先无关。
96.【答案】D。解析: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经济利益,经济利益的解决,从根本上还是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
97. 【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与物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进步;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正确答案为B。
98.【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其适用范围没有地域限制的,申请人取得的行政许可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因此本题答案为D。
99.【答案】D。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当事人对财产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
100.【答案】D。解析:《宪法》第二条第二款明文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01.【答案】A。解析:由“2004年1~10月,
医药产品进出品贸易总额为87.39亿美元,同比增长19.04%。其中出口45.61亿美元,增长13.11%;进口41.78亿元,增长25.3%。”可以计算出2003年1~10月贸易顺差为45.61÷(1+13.11%)-41.78÷(1+25.3%)≈6.98。所以选A项。
102.【答案】D。解析:由“2004年前10个月,化学原料药品所占比例为31.68%,中成药和卫生材料所占比重在8%左右。”可以计算出:化学原料药品贸易总额÷中成药和卫生材料贸易总额=31.68%÷8%≈4倍。所以选D项。
103.【答案】C。解析:由“2004年前10个月医疗器械占医药产品贸易总额的41.5%”知A肯定错误;从材料中无法了解2004年化学原料药品进口年增长率和医疗器械的进口年增长率,所以无法判断B项;由“医疗器械,占医疗产品进口金额的比例达到53.32%”、“30.67%为医疗器械出口金额的比例”可以计算出2004年1~10月医疗器械的进出口贸易差额为:45.61×30.67%-41.78×53.32%≈-8.29亿美元,知C正确;卫生材料出口贸易总额为:45.61×12.77%≈5.82,化学原料药品进口总额为:41.78×16.44%≈6.87,知D肯定错误。所以选C。
104.【答案】B。解析:由“2004年前10个月,医疗器械占医药产品贸易总额的41.5%”可知B正确,所以选B。
105.【答案】A和B。解析:资料中“2005年1-9月中药出口总额突破5亿美元”,但不知其具体值,故A只能计算出粗略值;由于不知2004年1~10月中药出口总额增长率,则B项无法判断;由“对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中药出口分别占我国中药出口总额的66.08%。14.56%和14.46%;对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出口占我国中药出口总额的4.9%”可知C项和D项正确。此题命题值得商榷。
106.【答案】B。解析:由资料中的折线图可以比较得出:2004年增长9.0%为最快。所以选B。
107.【答案】D。解析:由资料中的条形图可以看出,2007年全国粮食的总产量是50 150万吨。所以选D。
108.【答案】C。解析:由资料中的折线图可以看出:2003年至2007年增长幅度分别为-5.8%、9.0%、3.1%、2.9%、0.7%,超过3%的是2004年和2005年。所以选C。
109.【答案】A。解析:由资料中的条形图可以知道:2006年的粮食总产量为49 800万吨,2003年的粮食总产量为43 070万吨,49800-43070=6730,所以选A。
110.【答案】B。解析:由资料中的折线图可以看出:2003年粮食总产量的增长速度是-5.8%,故B项错误。所以选B。
111.【答案】A。解析:由表格第一列和第二列可知:科学三项费为484.0亿元、科学事业费为335.9亿元,484.0-335.9=148.1亿元。所以选A。
112.【答案】D。解析:由表格第一列和第二列可知:科学事业费占财政科技拨款总额的比重=335.9÷1095.3×100%≈31%,所以选D。
113.【答案】C。解析:由表格第一列和第四列可知:科研基建费占财政科技拨款总额的比重为8.7%,所以科研基建费为1095.3×8.7%=95.29亿元。所以选C。
114.【答案】B。解析:由表格第一列、第二列和第三列可知:上年中的中央拨款约为692.4÷(1+13.7%)≈609.0亿元。所以选B。
115.【答案】C。解析:由表格第二行可知:财政科技拨款额合计增长为1095.3-1095.3÷(1+16.0%)≈151.1亿元。所以选C。
116.【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第一段可知:棉花增加7万公顷、油料减少60万公顷、糖料增加10万公顷,森林不是粮食作物,所以选C。 [公务员考试题库大全]
117.【答案】B。解析:由材料第二段可知:2007年全年粮食产量50 150万吨,比上年增加350万吨,所以2006年全国的粮食总产量是50150-350=49800万吨。答案选B。
118.【答案】D。解析:由材料第三段可以知“烤烟产量239万吨,减产3.9%”,所以选D。
119.【答案】A。解析:由材料第四段“全年肉类总产量6 800万吨,比上年减少3.5%”可算出:2006年全年,全国的肉类总产量是6800÷(1-3.5%)≈7047 万吨。所以选A。
120.【答案】C。解析:由材料第四段“全年木材产量6 974万立方米”可知C项错误,所以选C。
121.【答案】B。解析:看表格,2006年河北的蔬菜产量是第5行与第2列的交叉处,即
6 646.8万吨。所以选B。
122.【答案】D。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粮食比上年增加4.0%,牛奶增加19.8%,肉类增加5.0%,油料增加-1.6% 。只有油料是下降了。所以选D。
123.【答案】A。解析:由表格可以看出:鲜果为1 453.1万吨,园林水果是968.5万吨,968.5÷1453.1×100%≈66.65%。所以选A。
124.【答案】C。解析:由表格可以看出:粮食为2 702.8万吨、棉花为62.8万吨,A项不对;禽蛋为465.1万吨、蔬菜为6 646.8万吨,B项不对;鲜果为1 453.1万吨、粮食为2 702.8万吨,C项正确;肉类为606.4万吨、油料为150.3万吨,D项不对。所以选C。
125.【答案】C。解析:由表格可看出:2006年河北的蔬菜产量是6 646.8万吨,比2005年增长了2.8%,所以2005年河北的蔬菜产量是6646.8÷(1+2.8%)≈6465.7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