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8-15 13:01:17
105.B 【解析】根据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纸币过度发行,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经济现象。所以选B。
106.C 【解析】《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刑法》、《民法》、《婚姻法》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都是基本法律。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也属于基本法律。”所以答案为C。
107.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而对于“行政法规、规章或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抽象行政行为,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由此可见,我国行政诉讼的客体是具体
行政行为,而非抽象行政行为。所以本题选B。
108.B 【解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用机械的观点看问题。朴素唯物主义是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本身,把物质个别等同于物质一般。
109.A 【解析】改革就是要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切体制,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发展生产力。选项中的其他三个都是发展生产力带来的结果。故选A。
110.B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所有被剥削阶级的世界观,也不是历代劳动者的世界观,而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这是它的阶级性,因此选项B正确。
111.D 【解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政府职能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选项A和B明显错误;选项C只是政府职能的责任,而不是依据。所以答案为D。
112.D 【解析】据统计,血缘关系近的男女结婚,后代死亡率高,常出现痴呆、畸形和遗传病。这是因为近亲结婚的夫妇,从共同祖先那里获得了较多的相同基因,很容易使对后代生存不利的有害基因相遇和集合(遗传学上叫做纯合),从而加重了有害基因对后代的危害程度,所以容易生出素质低劣的孩子。所以答案为D。
113.C 【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沃森和克里克揭示出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生物学才真正开始了揭开分子水平生命秘密的研究历程。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一门学科。故答案为C。
114.C 【解析】冷暖空气相遇,交界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产生降水,梅雨就属于锋面降水,因此选C。
115.D 【解析】法律制定也称法的创制或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性活动。所以答案为D。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116.B 【解析】由于2003年第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1%,故2002年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9895÷(1+8.1%)=18404(亿元)。
117.A 【解析】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97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19895亿元,故比重为10972÷19895×100%≈55.1% 。
118.A 【解析】由于2003年1至2月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为45.8%,所以2002年1至2月利润为483÷(1+45.8%)≈331.3(亿元)。
119.C 【解析】由于2003年一季度国内财政收入同比增长为27.9%,所以2002年一季度占2003年一季度国内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00%÷(1+27.9%)×100%=78.2%。
120.B 【解析】由于第二产业同比增长9.5%,故2002年第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972÷(1+9.5%)≈10020(亿元)。
121.B 【解析】比较六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发现1982年的24947万吨最少,故答案为B。
122.A 【解析】由材料知,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4%,故折合为标准燃料是:66040×2.4%=1584.96(万吨)。
123.B 【解析】由于1986年能源消费总量为77020万吨,1982年为24947万吨,故二者之差为:77020-24947=52073(万吨),B项正确。
124.B 【解析】可以分别计算出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1981年、1986年的差值,会发现石油的变化幅度大,故答案为B。
125.A 【解析】对比数据不难发现只有煤炭呈上升趋势,故答案为A。
126.C 【解析】甲企业的费用支出为:10000×5%=500;乙企业的费用支出为:12000×17%=2040;丙企业的费用支出为:15000×15%=2250。所以丙企业的费用支出最高,故答案为C。
127.D 【解析】甲企业的材料成本为:10000×60%=6000;乙企业的材料成本为:12000×53%=6360;丙企业的材料成本为:15000×60%=9000。故丙企业的材料成本最高。
128.A 【解析】甲企业支付工资为:10000×35%=3500;乙企业支付工资为:12000×30%=3600;丙企业支付工资为:15000×25%=3750。甲企业的工资支付最少。
129.C 【解析】由于成本包括费用支出、工资支付和材料成本。所以甲企业的成本为10000;乙企业为12000;丙企业为15000,所以成本最大的企业是丙。
130.D 【解析】由于本题都是讨论成本,并没有涉及利润,所以无法判断,故答案为D。
131.C 【解析】题中明确提到“农民人均鞋类年消费除旧式棉鞋高于城镇居民……其他均低于城镇居民”。
132.B 【解析】据题意可依次计算出城镇居民鞋类的年消费量分别为皮鞋104双,拖鞋151双,旅游鞋54双,雨鞋22双;并由此算出城乡居民鞋类年销售量相差最大的是拖鞋。
133.C 【解析】由题意知,农民每百人年均消费雨鞋7.5双,低于皮鞋的17.6双、旅游鞋的25.3双、拖鞋的30.2双。
134.B 【解析】题中明言“布鞋与城镇居民持平”。
135.C 【解析】共有旧式棉鞋、布鞋、皮鞋、旅游鞋、雨鞋、拖鞋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