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8-15 13:01:17
65.B 【解析】根据定义,商业广告成立的条件是①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②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的商品或者是服务。选项B中孙老板大声叫卖并没有承担相应的费用,也没有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所以不属于商业广告的范畴。
66.D 【解析】根据定义,企业倒闭的条件即主要原因是企业经济状态恶化。企业领导离婚属于个人行为,与企业的倒闭条件无关,不属于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故选D。
67.B 【解析】根据妄想的定义可知,妄想有两要素:一是信念不符合事实,二是坚信不疑。选项A、D的信念符合事实,可排除;选项C只是对妻子的怀念,并不是坚信不疑,也可排除;符合定义的只有B。
68.A 【解析】B、C项不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而是采用直接的方式,不属于暗示;选项D他的投票不会对任何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也不是暗示;选项A领导多次提到小王的成绩增加了别人对小王的好感,符合暗示定义。
69.C 【解析】根据题意,电子商务的目的是进行买卖或资金转账。C项既然是免费提供则不涉及商品和服务的买卖,也不涉及资金的转账,故选C。
70.A 【解析】根据题意,支付令必须是法院在处理债务关系时使用的督促程序,并且不 需要经过审判程序。B、C、D三项都经过了审判程序,且与债务关系无关。故选A。
三、类比推理
71.D 【解析】题干中两词是作品中的人物与作品的关系,“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人物,故选D。
72.A 【解析】题干中两词是整体与组成部分的关系,选项中“运动员”与“足球运动员”符合这种关系,故选A。
73.D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因果关系,选项中“播种”与“收获”也是一组因果关系词,故选D。
74.D 【解析】题干中“心地”可以用“善良”来修饰,选项D中“胸怀”可以用“宽广”来修饰,故选D。
75.C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作用与工具的关系,“石头”与“投掷”的关系与题意相符,故选C。
76.A 【解析】题干中的“手表”与“时针”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选项B中的“汽车”与“自行车”是两个互不干涉的整体,C中“道路”可以是“自行车”行驶的场所,D中“骑”是“自行车”的用途,故只有A“车轮”是“自行车”的一部分。
77.D 【解析】题干中的两词是工具与作用关系。选项D中的“铅笔”是用来“写字”的。两对词语的关系最相近,故选D。
78.A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同一类属性的两个相互并列的概念,“酱油”与“食盐”都属于烹饪用品,故选A。
79.A 【解析】题干中的“相信”与“信任”构成近义词,“真诚”与“诚恳”的关系与题意相符,故选A。
80.A 【解析】题干中的“兄”与“弟”在亲属关系中是平辈关系,选项中除了A,其他三个都是长辈与晚辈关系,故选A。
四、演绎推理
81.C 【解析】本题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是:a是b成立的条件,如a不成立,则b不成立。只有C的形式与此类似,故C为正确答案。
82.C 【解析】题中有两个陈述。一是有权力就要承担责任,二是承担责任就应拥有权力,中心意思是权力与责任相符。A只讲了权责相符的一半意思;B中“职位”文中未提及;D中“人人都应该拥有权力,承担责任”超出了行政管理的范围,亦可排除。故只有C正确。
83.B 【解析】这种陈述的总结可以直接得出,不需要太多推理。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方面,不能因为有弊端而舍弃。A、D过于武断,可排除;C要“砍掉冷门专业”则是由本题无法推出的结论,亦可排除。故只有B项正确。
84.C 【解析】首先看(3),由于有三种牌共20张,如果其中有两种总数超过了19,也就是达到了20张,那么另外一种牌就不存在了,这是与题干相矛盾的,由此可见(3)的说法正确,这样可以排除选项A;(1)的论述也不正确,可以举例来说明,假设三种牌的张数分别是:6、6、8,就推翻了(1)的假设,所以(1)不正确,这样B、D都可以排除了。
85.D 【解析】由陈述“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可推知“一个人可能在某时受骗”和“骗人的人也可能受骗”,所以A、B说法正确;上述这些讲的都是“可能”,所以“一个人可能在任何时刻都不受骗”的表述也正确,只有D说法错误。注意本题是选择错误的一项。
86.D 【解析】首先假设理发师是不给自己理发的人,而陈述表明不给自己理发的人都来找理发师理发,结果是理发师给自己理发,与假设不符,所以假设不成立;再假设理发师给自己理发,又与陈述“只给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矛盾,假设亦不成立。所以,不存在这样的人,故选择D。
87.B 【解析】“人只有被动地适应,才能生存和发展”的表述明显错误,并且与陈述中“人们加工自然物质的劳动”不符,故排除A;由“自然界是……的环境”和“在加工自然物质的劳动中,才结成了人与人的关系……,并形成……的社会关系”可以推导出B;C本身说法错误,无法从陈述中推出;由“自然界是……的环境”,以及陈述中处处将人与自然作为两个独立概念来论述,无法推论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为人也是动物”的结论,故排除D。
88.D 【解析】从题干可以知道,小李的观点主要是:由于广告厂商通过提高商品价格,将高额的广告费用转嫁到观众头上,这样奥运会的观众没有从拉的广告中得到经济利益。要削弱这种说法,就要找出与之相悖的选项。A项显然不能,B项虽然是事实,但却不能推翻小李的说法,C恰好证明了小李的观点,D由于广告支出是常量,所以广告商也不会提高商品价格,消费者自然也就能从中获益。
89.B 【解析】由陈述可推断出木头加铁块在一起的平均密度比水大,故B为正确答案。其他选项都无法从陈述中推出。
90.A 【解析】这段陈述讲的是教育与国际化两个概念。现代化、留学、教育体制均不能从陈述中得出结论,因此排除B、C、D,A为正确答案。
91.A 【解析】很显然,用户的不满不会对节约用水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所以(3)应该排除,也就说,B、C、D三项都不能选。
92.D 【解析】甲说的人口统计发现的规律是整体,是普遍的情况,而乙却以某些地区和国家的个别情况来反驳,而且甲已说明男婴出生率是在22/43上下摆动的,说明女人比男人多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乙以片面的、个别的现象来反驳整体显然不合逻辑,应选D项。
93.B 【解析】由陈述可明显看出A、C、D不是买机器的目的,B才是目的。
94.D 【解析】由陈述可推知:如果一年中一段时间内股票的交易量大大低于上年,而全年的交易量却与上年持平,则在其他时间股票的交易量高于上年,因此D为正确答案。
95.C 【解析】由陈述可知,社会主义本质并不意味着其内容已经实现,故排除A;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并不排斥资本主义也发展生产力,故排除B;D不能从陈述中直接推论出;只有C符合题意。
第四部分 常识判断
96.C 【解析】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了在行政调查和行政检查中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权利义务,其中规定了先行对证据进行登记保存的制度。这种措施适用于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在实施中,须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并登记保存,并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由此,C项是正确答案。
97.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合同法对不安抗辩权的规定。不安抗辩权,是指先给付义务人在有证据证明后给付义务人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或者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或者谎称有履行能力的欺诈行为,以及其他丧失履行债务情况时,可中止自己的履行。但是,如果先给付义务人没有确切证据而中止履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故答案为C。
98.B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诉讼案件的受理范围。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A符合上述(3)项的规定,C符合上述(2)项的规定,D符合上述(1)项的规定,全部属于不受理范围。正确答案为B。
99.C 【解析】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一千多年,传入后与中国本土文化儒道相结合,在中国还有禅宗华严等派别,所以虽然源头来自于印度,但已经有很多中国自己的特色,不同于印度佛教,选项A、B、D都是错误表述,故选C。
100.D 【解析】选项D说国家政策已经向西部倾斜的表述有误,因为就我国而言,东部比西部发达,现在搞“西部大开发”只是为了让全国能达到平衡,而不是倾斜产业政策,所以选D。
101.B 【解析】商品结构复杂化的主要原因是:科技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农牧业;新型材料工业的发展,减少了对天然原材料的需求。这都是由于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影响。选项A、C、D都没有说到重点,故选B。
102.A 【解析】我国的个人储蓄存款有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定活两便储蓄三种。活期储蓄即活期存款,不规定存欺期,客户随时可以存取款,存款金额不限的一种储蓄方式。活期储蓄的特点是:存款金额、时期不限,随时存取,灵活方便。由于随时存取,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所以答案为A。
103.C 【解析】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工作的人提供的收入保险制度。包括老年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社会救济是指政府对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和因自然灾害遭受损失或发生其他不幸事故而生活困难者提供资金与实物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在享受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增加居民劳动报酬和基本生活保障之外的给付和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优抚是指政府或社会对现役、退伍、复员、残废军人及烈士家属给予抚恤和优待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其中最大项目是社会保险。故选C。
104.A 【解析】根据解释的效力,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立法解释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规范本身需要明确界限,或者为解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刑法的原则性分歧而进行的解释;司法解释是由司法机关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解释的效力只限于全国的审判工作和检察工作;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