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7-11 06:04: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式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
A.汽车零配件生产
B.节能环保业
C.服装、鞋帽生产
D.高端装备制造业
小题2: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附加值低的产业。
小题2:接纳产业转移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由西欧、北美转向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原因是
[? ]
A、市场因素
B、内部交易成本
C、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
D、国际经济形势的突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右图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有储量丰富的矿物能源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小题2:该地区是我国酸雨危害较严重的地区,其形成原因和减轻酸雨危害的主要措施有:
①气候湿润
②地形以盆地为主
③有色冶金工业发展
④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⑤限制使用汽车
⑥调整能源消费构成,大力发展水电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小题3:造成该区域与青藏高原的农业类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因素
B.城市因素
C.人口因素
D.自然因素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图示长沙位于湖南省,故图示范围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该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为有色金属而非矿物能源;该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暴雨洪涝,亚洲高压控制时,为冬季,降水少;该地区的土壤为红壤,粘重,不符合土质疏松的描述。
小题2:酸雨的形成主要从大量酸性气体的排放和降水丰富角度分析。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该地区的酸性气体主要来自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故选B项。
小题3: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地势较平原,故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而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故以畜牧业为主,反映影响两地的农业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位于黄土高原深处、两省交界附近的黄河壶口瀑布,地处黄河中游河段,其流向与该河段的整体流向一致。
(1)图中照片的拍摄者此时正位于________省(简称)境内。
(2)从成因上看,壶口瀑布主要是___________(内力/外力)作用的产物;从表现形式上看,它是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3)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壶口瀑布的旅游开发条件中最不利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说明图中旱灾分布区出现灾害的季节及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5)指出减轻旱灾对该区域影响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1)陕或秦
(2)外力?流水侵蚀
(3)地区接待能力小。
以上每答对l处得1分
(4)春季(春旱)。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较快;蒸发量大。(每答对1处得1分,共4分)
(5)加强监测和预报;兴修水利工程;调整农作物结构,发展耐旱农作物;发展节水农业等。(答对一点得1分,答出其中3项即可,总分不超过3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水资源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联合国将2003年定为“世界淡水年”。读“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回答:

省级
行政区
人均用水量(m3/人·年)
人均生活用水量(m3/人·年)
人均生产用水量(m3/人·年)
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m3/亩·年)
万元GDP用水量(m3/万元)
江苏
610
70
540
446
570
宁夏
1780
26
1754
1352
4000
(1)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有哪些差异?
(2)简要分析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003年6月20日开始,淮河流域持续降水22天,使安徽、江苏的淮河沿线均超过警戒水位。读图,回答(3)—(4)题:

(3)淮河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________海;一条是向南借道
________(河流),再流入海洋。
(4)简要分析淮河易产生洪涝的自然原因。
(5)为了减轻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我们应在下游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参考答案:
(1)江苏省的生活用水比重比宁夏大,生产用水比重比宁夏小。
(2)自然原因:宁夏的降水量比江苏少得多,而蒸发又比较旺盛。
人为原因:灌溉方式不合理(或灌溉技术落后、或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3)黄?长江。
(4)①降水集中,多暴雨;②中上游支流多,流量大;③下游无天然入海河道,排水不畅。
(5)开挖新的入海河道。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