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1 06:04:05
1、多选题 下列四省中,广泛分布着以毛竹、杉木为主的速生用材林的是
[? ]
A、山东
B、江西
C、湖南
D、海南
2、综合题 (13分)读世界部分区域图,左图是沿着右图中横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降水分布图,据此回答问题。
(1)简述从①至②降水和海拔变化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原因。(6分)
(2)甲城市气候类型是?,其特点有哪些?(4分)
(3)假设现在有一艘油轮在甲城市附近海域发生了原油泄漏,从全球洋流系统角度考虑,泄漏的原油可能会通过哪些洋流到达我国东部沿海地区。(3分)
3、单选题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关于自然景观的叙述,属于④区: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D.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小题2:制约③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条件
B.地形条件
C.光照条件
D.水源条件
小题3:有关图中①、②区域分界线地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一月0℃等温线
C.内外流域的分界线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在全国引起广泛热议。 “海水西调,引渤入新”事业的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
材料二:海水西调入疆构想图
(1)图中调水线路依次经过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塔里木盆地等主要地形区。
(2)图中A、B、C三地所属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
? 是________。
(3)该工程建设可能对沿线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材料二图中A、C两地气候特征差异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图l4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I5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一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_?。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6分)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_。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___ 。 (4分)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