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18:49:01
1、单选题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 )?
①干旱②滑坡③台风④风暴潮?⑤寒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小题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 )? ?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
小题3: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a
B.b
C.c
D.d
小题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属于气象灾害的有干旱、台风、寒潮,①、③、⑤对。②滑坡属于地质灾害,④风暴潮属于海洋灾害,D对。
小题2:读图,d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属于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地势起伏大。降水多,山体岩石破碎,多泥石流灾害,C对。该地区山高谷深,没有河流决堤危险,洪涝灾害少,A错。位于内陆地区,台风影响少,B错。该地位于湿润地区,降水多,干旱灾害少,D错。
小题3:图中a地区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土流失少,A错。b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地势起伏大,暴雨集中,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B对。c地区位于江南丘陵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C错。d地区是西南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少,D错。
小题4: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包括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①对。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②对。修建“西气东输”管道,是能源的跨区域调配,与防灾减灾无关,③错。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④对。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与防治自然灾害无关,⑤错。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⑥对。所以B对。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2012年第9号台风“苏拉”于7月28日08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生成后强度不断加强,31日14时台风中心位于北纬21.3°、东经124.1°,在台州东南偏南约88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气压975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根据省、市气象部门分析,并有可能于8月1日夜间到2日上午擦过台湾东北部一带沿海,然后向浙江中部、南部一带沿海靠近。
(1)该台风给过境地区带来的自然灾害有哪些?(4分)
(2)过境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积极预防?(6分)
参考答案:
(1)狂风、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等。
(2)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做好危险地区人员的转移安置;船舶及时回港避风;加固门窗,减少外出等。
本题解析:
(1)台风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主要是狂风、暴雨、风暴潮,它们所引发的自然灾害很多。
(2)台风过境时,人们要注意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其它物品的安全,做好各项防范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山区易发生滑坡、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平原易发生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说明自然灾害具有
[? ]
A.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B.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C.成因机制的规律性
D.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堰塞湖是指由火山熔岩流、冰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发生崩塌,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据此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结合材料,据图分析,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2.该堰塞湖形成以后是否产生了自然灾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
B.地震
C.滑坡
D.洪涝灾害
E.该堰塞湖的形成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
F.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淹没下游地区才属于自然灾害
G.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对下游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才属于自然灾害
H.堰塞湖本身不属于自然灾害,由其产生的洪涝等灾害才属于自然灾害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根据题目叙述“堰塞湖是指由火山熔岩流、冰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发生崩塌,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根据图中等高线地形图的变化,发生了滑坡现象。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该堰塞湖形成以后淹没了村镇,所以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击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积,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形成的湖泊。堰塞湖应急处理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排除堰塞坝以内拦蓄的大量洪水,保证堰塞湖的稳定和安全,以免堰塞湖蓄水可能引发堆积体上游淹没或溃决,造成危害。
材料二?某区域形成的堰塞湖位置图
试分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的不利影响。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
参考答案:
容易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堰塞坝崩溃容易造成洪水灾害。(每点2分,共4分)加强监
测预报;及时疏通河道(在堰塞湖堤坝上开挖泄洪槽);及时疏散和撤离居民。(每点2分,
共6分)
本题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堰塞湖是由泥石流、滑坡堵塞河流形成的,随着水位上涨,湖坝崩溃造成洪水危害,岩体受到上涨水位的长期浸泡,很容易诱发新的滑坡。为了防治堰塞湖造成的危害,一方面要加强监测预报,及时疏散和撤离下游居民;另一方面要及时在堰塞期堤坝上开挖泄洪槽疏通河道。 。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