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18:38:28
1、单选题 下列岩石中,哪一种可以找到化石?
[?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变质岩
D、砂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
[? ]
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
B.是化学作用的结果
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
D.形成于各地带的石灰岩地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下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2分)
(2)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来讲,草地的反射率为 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说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②的影响及原因。(3分)
(3)说出丙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其对过程①会产生什么影响?(2分)
(4)人类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简述该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10分)
(1)甲处为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物质易受侵蚀,形成谷地(2分)
(2)②会增强(1分)原因:地面反射率变小,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多,温度升高、辐射增强。(2分)
(3)丙处是岩浆活动(火山喷发) 大量火山灰导致①作用明显减弱(削弱)(2分)
(4)d(1分) 形成河谷等河流侵蚀地貌(1分) 形成冲积平原等河流堆积地貌(1分)
本题解析:
(1)图示甲处岩层结构是中心老两翼新,呈拱形,是背斜构造。甲在地貌上表现为谷地,主要是背斜顶部受张力,物质松散容易被侵蚀。
(2)②是地面辐射。乙处植被少,是深色的土壤反射率降低,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多,温度升高,地面辐射增强。
(3)丙处是火山喷发,会产生大量的火山灰,使大气层中的粉尘增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作用)增强,导致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①的作用明显减弱。
(4)人类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河流由于重力作用由高向低处流,冲蚀作用形成河谷等侵蚀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于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冲积平原等堆积地貌。
考点:主要考查地壳的物质和能量转换。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在成因上属于:
[?]
A.沉积岩和岩浆岩?
B.岩浆岩和变质岩?
C.侵入岩和喷出岩?
D.变质岩和沉积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图“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小题2:根据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大洋中脊是洋底扩张的中心和新地壳产生的地带。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②
B.③
C.④
D.⑤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考查地壳物质循环。结合所学知识,大理岩为变质岩,石灰岩为沉积岩,是进过变质作用(气压升高、气温升高)而成。
小题2:考查板块运动。大洋中脊为板块的交界处,板块相互张裂,地壳薄,岩浆沿裂缝上升喷出,受海水作用,不断冷却,形成岩浆岩。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④地为冷却作用,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