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24 15:38:39
1、单选题 读某地岩层剖面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中P岩石类型可能为(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小题2】若在图甲中M处发现了图乙中的岩石,则Q岩石为(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例,图甲中P岩石位于花岗岩与石灰岩之间,花岗岩是炽热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的,侵入过程中与石灰岩接触,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岩石发生变质作用,所以P岩石类型可能为变质岩,D对。花岗岩是侵入岩,A错。喷出岩 是火山岩,也叫玄武岩,B错。石灰岩是沉积岩,C错。
【小题2】若在图甲中M处发现了图乙中的岩石,根据图乙中岩石形状判断,含有化石。说明是沉积岩层,所以Q岩石是沉积岩,B对。其它岩层中不含化石,A、C、D错。
考点:地质剖面图,岩石类型、特征及转化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准噶尔盆地
小题2:该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A.岩石有风化裂隙
B.岩石中含有化石
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岩石具有可溶性
小题3: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流水溶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图示溶洞、地下河反映喀斯特地貌,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
小题2: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而发育的溶洞、地下河。最基本条件是岩石具有可溶性。
小题3: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点评:本题以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地区、成因及发育条件,难度较小。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主要有碳酸盐类岩石、硫酸盐类岩石。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云贵一带。可溶性的碳酸盐类岩石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作用下,发生溶蚀和淀积作用,即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水的流动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越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一组照片图,回答1—2题。
1、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有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四种地貌中,因沉积作用形成的有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智利南部柴滕火山(42.0°S,72.4°W)某日喷出大量气体和火山石。智利军警已启动紧急行动预案,要求当地居民撤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智利火山活动比较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
C.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
D.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
【小题2】此次火山喷发时,火山灰蔓延的方向是
A.向西北方向
B.向东南方向
C.向东北方向
D.向西南方向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智利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太平洋沿岸,虽然西临太平洋,但是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这里属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地带,是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不是生长边界。所以C对、D错。智利西临太平洋,但不是太平洋板块,所以A、B错。
【小题2】读材料可知,该火山位于南纬42°,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吹的是西北风,在风力吹送下,火山灰蔓延向东南方向,B对。A、C、D错。
考点:板块构造,气压带风带。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甲乙两图为某地实景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
A.甲为地壳运动乙为岩浆活动
B.甲为地壳运动乙为变质作用
C.甲为变质作用乙为地壳运动
D.甲为内力作用乙为外力作用
【小题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两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图中甲为褶皱山地,乙为火山。形成甲的原因是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形成乙的原因是由岩浆活动引起的。答案选A。
【小题2】要注意题目所指的是在“地球表层”。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两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受到外力作用,都可转化为沉积岩。答案选C。
考点:该题考查地质作用的表现及地壳物质循环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