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9 07:42:37
1、单选题 岩层①②③④按从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①②表示沉积岩,且越往上,形成越晚;而③表示岩浆岩,且③破坏了①②沉积岩层,故判断③形成于①②之后;而④是在岩浆活动产生的热能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变质岩,故一定形成于③之后,故选D项。
点评:本题难度较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不同类型的岩石的形成过程,并结合沉积岩新老关系的分布特征;岩层的破坏关系等特征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面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回答后面10、11两道题目。
【小题1】乙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
A.山地、背斜
B.山地、向斜
C.盆地、向斜
D.盆地、背斜
【小题2】有关岩层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先沉积、乙处后沉积
B.乙处储存有丰富的地下水
C.甲处岩层受水平挤压而坚硬,地表以沉积作用为主
D.下部先沉积、上部后沉积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地貌。
【小题1】从岩层弯曲情况看,图示乙地地质构造为背斜,且中间气温高,四周气温低,表明中心海拔低,为盆地。
【小题2】根据沉积岩分布的一般规律:下部岩层先沉积,上部岩层形成晚,A错误;向斜储水,B错误;甲处地势较高,以侵蚀作用为主,C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底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附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外泄,核辐射污染范围不断扩大.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地震地区地壳运动状况的是( )
【小题2】造成福岛核电站核污染在全球范围扩散的主要途径有( )
①水循环 ②大气循环 ③地壳物质循环④生物循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日本的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大洋板块俯冲向下,大陆板块抬升,诱发地震。所以符合的是A项。
【小题2】根据核辐射位于太平洋,扩散的途径:一是洋流等海水运动对外扩散;二是通过风对外扩散。所以正确的是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如果从B出发沿河谷游览到C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见原始森林茂密,云雾缥缈,瀑花飞溅
B.大江的马蹄形拐弯适合从高处俯视
C.6月到8月出游要特别注意滑坡、泥石流、塌坡等现象
D.C处河谷梯田层层,旅游季节青稞飘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B到C处的河谷两岸等高线比较密集,不适合开垦为梯田。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4,完成9~10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为岩浆岩
B.b为变质岩
C.C为沉积岩
D.d为岩浆
小题2:若该图表示生物循环,则b是(?????)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D.环境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则c为岩浆,d为岩浆岩,a为沉积岩,b为变质岩。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生物循环。若该图表示生物循环,则b是微生物,c是环境,d是植物,a是动物。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