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9 06:14:11
1、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全部是围绕非洲的地理事物是
A.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波斯湾—好望角
B.达达尼尔海峡—地中海—红海—亚丁湾—好望角
C.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亚丁湾
D.几内亚湾—地中海—红海—莫桑比克海峡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波斯湾位于阿拉伯半岛与亚欧大陆之间,不围绕非洲,A错误;达达尼尔海峡为土耳其海峡的一部分,位于亚欧之间,B错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亚丁湾和几内亚湾—地中海—红海—莫桑比克海峡都是围绕非洲的地理事物。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无图考图题,学生只要掌握世界的海陆分布。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地图读图训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中a为北极圈,b为晨昏线,Q点与P点分别是a和b的中点。M、N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交点,且M、N两点的经度差为120°。据图回答问题。1.如果PM为晨线,则此时N点为2.如果PN为晨线,则Q点的日出时间为3.如果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自M地飞往N地,则其飞行方向是
A.4:00
B.8:00
C.20:00
D.16:00
E.4:00
F.8:00
G.20:00
H.16:00
I.由东向西
G.由西向东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图形为一个部分图,可以采取补全图形的方法得到一个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低俯视图,如果PM为晨线,因为P是b的中点,那么PN就是昏线,北极圈上弧MON为夜弧,M、N两点的经度差为120°,所以北极圈的夜长为8小时,北极圈日落时间为20:00,就是N点地方时为20:00。所以选择C。
2.如果PN为晨线,那么北极圈上弧MON为昼弧,北极圈的白昼时间为8小时,Q点位于北极圈上,Q点的日出时间为8:00所以选择B。
3.飞机沿最短航行飞行,应沿着大圆航行飞行,晨昏线就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所以飞行路线是M-P-N,飞行的总体方向是向西,过程中先逐渐接近北极点到P点后又开始远离北极点,所以飞行的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所以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大圆航线。
点评:因为本题图形较抽象,所以解答难度较大。解答时应能够将部分图形补全成完整的极地俯视图,根据极地俯视图解答,就会变的容易的多。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当我国各地正值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长江三角洲地区盛行
A.东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故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则为北半球冬至日,长三角受东亚季风影响,北半球冬季时盛行西北风。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季风。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正午太阳高度的特征判断季节,进一步推动东亚季风的风向。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汶川地震参数,回答2~3题。
时间 |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 |
震中位置 | 31°N,103°E(青藏高原东部的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 |
震源 | 33km |
震级 | 里氏8.0级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地方时差的计算。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根据103°E与北京时间120°E的位置相差17°,时间晚68分钟。所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映秀镇的地方时约是13时20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33km判断,汶川大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1.下列现象与图中地球运行到④处附近时基本相吻合的是2.当地球从②—①—③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南半球处于冬季
C.上海逢多雨时节
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E.太阳直射南半球
F.南半球昼长夜短
G.太阳直射北半球
H.北半球昼短夜长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④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故说明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附近。
2.结合上题分析,①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表示夏至日;故③表示秋分日,②表示春分日。故从②-①-③为从春分到夏至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北半球,故北半球昼长越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和昼夜长短的判断。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适合高一使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公转图示冬至日和夏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来判断节气。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