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9 06:14:11
1、单选题 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地球绕日公转
D.晨昏圈的存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在阳光照射下而形成昼夜现象;由于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由于地球公转而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区别昼夜现象、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不同原因,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1.“天宫一号”运行轨道所处大气层的特点是2.发射地点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原因是
①有基础条件好,发射成功率高
②地处低纬地区,可提高飞行器的发射质量
③多晴朗的天气,大气污染轻、透明度较高
④海运交通便利,利于大吨位飞行器的运输3.当“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升空时,纽约(40°N,74°W)的区时是
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B.存在电离层
C.可反射无线电波
D.气流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航空飞行
E.对流现象显著,多云雨现象
F.①③
G.①②
H.②④
I.③④
G.9 月 30 日 10:16
9 月 30 日 8:16
9 月 29 日 8:16
9 月 29 日 10:16
参考答案:1. B
2. A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在不同纬度厚度不同,平均12千米左右,平流层厚度是指从对流层顶至离地表50千米的高度,由题中卫星运行的高度可知卫星位于高层大气,高层大气中存在有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A、D为对流层特点, C 为平流层特点,故B答案正确。
2.卫星发射地点的选择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选择在低纬度地区,可增加卫星发射时的初始速度;二是选择在中纬度的内陆地区,主要考虑中纬度内陆地区天气状况好,A答案正确。
3.纽约西五区区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两地时区差,纽约区时=9月29日21点16分-(8+5)=" 9" 月 29 日 8:16,C答案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①表示( )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小题2】岩石圈位于( )
A.①顶部
B.②的全部
C.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
D.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图示①位于地球表层,为莫霍界面以上,故判断为地壳。
【小题2】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故选C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划分和岩石圈的范围。本题还可结合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水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水呈固体和液态存在
B.水圈是一个连续规则的圈层、
C.水圈是一个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D.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地球上的水呈固体、液态、气体存在。正确的是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古登堡界面以下,纵波和横波速度都明显增加。
参考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经过莫霍面以下,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增加;古登堡界面以下,纵波速度下降,横波消失。
考点:本题考查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的变化图示,分析地震波经过地下两个不连续界面的速度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