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1:48:32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近5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
材料二: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即:CV=距平数/平均数×100%,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
(1)简述我国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近50年来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的特点。(6分)
(2)我国国土整治工作中,防洪工作的重点主要在什么(自然)区,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3)简述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以及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14分)
参考答案:(1)我国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我国是季风气候区,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可以影响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可以影响到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海南岛以外的广大地区。
(1)写出冬季和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压系统名称。
(2)夏季风为什么不能影响到我国的西部地区?冬季风为什么不能影响到青藏高原地区?
(3)简要说明昆明形成“四季如春”特点的原因。
参考答案:(1)冬季影响我国的气压系统主要是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地理概括。(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故冬季,大陆较同纬度海洋地区温度低,而形成高压,受亚洲高压影响;夏季,大陆较同纬度海洋温度高,故形成低压,即亚洲低压影响。(2)主要从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分布西部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小的原因。冬季风由于收地形阻挡而影响不到青藏高原。(4)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夏季,由于地势高,故气温较低;而冬季由于地形阻挡了冬季风,且纬度较低,故气温不低。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小题。
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提高森林覆盖率对该区农业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E.夏季气温升高
F.河流含沙量增大
G.地下水的蓄积量增加
H.耕地面积扩大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运用(生态环境问题)。
1.表格资料反映:当地的森林覆盖率下降;耕地面积扩大;年降水量减少;气温年
较差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即由于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故粮
食亩产下降。选B项。
2.提高森林覆盖率则,耕地面积缩小;年降水量有所增加,故通过植被涵养水源的
作用,下滲增大,地下水的蓄积量将增大;气温年较差将减小;河流含沙量减少,故选C
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
小题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虫害
B.冻害
C.滑坡
D.洪水
小题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由经纬度可知图示地区是我国的东北地区。甲地海拔高,降水多,是大兴安岭附近,乙地海拔低降水少在东北 平原上,影响它们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不同,B正确。
小题2:乙地纬度高春季北方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受冷空气影响容易发生低温 冻害;而冬季的积雪不足以产生洪水的危害;纬度高 气温低 病虫害少;春季降水少,平原地形更不会发生滑坡。选B正确。
小题3:东北地区周边山地的森林覆盖率好,河流含沙量少;以雨水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有春汛和夏汛;平原面积广大,流程较长选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带或山间盆地的冲积物中,冲积扇上部是良好供水源地。但是,在某些地区,冲积扇上部是大片的砾石戈壁,而下部能利用的地段,土壤往往产生严重的盐渍化现象。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沿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1)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2)坎儿井的最大水量出现在什么季节,理由是什么?
(3)坎儿井开挖暗渠的原因是什么?蓄水池有什么作用?
(4)坎儿井在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1)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2分
(2) 夏 新疆地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