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1-15 11:48: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近5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

材料二: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即:CV=距平数/平均数×100%,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
(1)简述我国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近50年来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的特点。(6分)
(2)我国国土整治工作中,防洪工作的重点主要在什么(自然)区,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3)简述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以及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14分)



2、综合题  我国是季风气候区,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可以影响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可以影响到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海南岛以外的广大地区。

(1)写出冬季和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压系统名称。
(2)夏季风为什么不能影响到我国的西部地区?冬季风为什么不能影响到青藏高原地区?
(3)简要说明昆明形成“四季如春”特点的原因。



3、单选题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小题。
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提高森林覆盖率对该区农业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E.夏季气温升高
F.河流含沙量增大
G.地下水的蓄积量增加
H.耕地面积扩大



4、单选题  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
小题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虫害
B.冻害
C.滑坡
D.洪水
小题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



5、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带或山间盆地的冲积物中,冲积扇上部是良好供水源地。但是,在某些地区,冲积扇上部是大片的砾石戈壁,而下部能利用的地段,土壤往往产生严重的盐渍化现象。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沿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1)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2)坎儿井的最大水量出现在什么季节,理由是什么?
(3)坎儿井开挖暗渠的原因是什么?蓄水池有什么作用?
(4)坎儿井在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