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自然灾害与防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1-15 10:56: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图9所示的工程建设。据图完成问题。
1.图中的防护工程主要是针对下列灾害中的
①地震②滑坡③泥石流④崩塌⑤山洪2.图中边坡上网格状装置的主要功能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E.加速径流
F.保持水土
G.促进蒸发
H.美化环境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1.图示为固坡工程,主要针对山区的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而对与地震的防御关系不大。
2.通过网格的设置,减缓径流而减少水土流失。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关于自然灾害时间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然灾害的损失随时间的发展而逐渐减少
B、自然灾害的绝对损失在增加,相对损失在减少
C、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的次数在不断减少
D、自然灾害造成的相对损失越来越大,人员伤亡越来越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受厄尔尼诺影响,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了百年未遇的干旱灾害。1.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热带东太平洋海域会发生的现象是2.为了及时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粮食作物受干旱影响的程度,利用的现代化技术是3.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是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素有“十年九春旱”的地区是

A.东南信风减弱
B.下沉气流活跃
C.东北信风增强
D.南赤道暖流增强
E.遥感技术
F.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G.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H.纳米技术
I.华北
G.华南
西南
江淮地区


参考答案:1. A
2. A
3.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厄尔尼诺现象。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热带东太平洋海域会发生的现象是东南信风减弱。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为了及时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粮食作物受干旱影响的程度,利用的现代化技术是RS。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本题考查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春季雨带位于华南地区,所以华南地区春季降水多,而北方地区的华北地区,气温回升,蒸发加剧,农作物需水量大,出现春旱现象。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地震、干旱、火山、洪涝
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C.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2.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
[?????]
A.①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B.②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C.③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D.④持续时间长,但影响范围小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10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回答下列各题:1.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在灾区通信、交通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国家测绘局立即调遣无人飞机前往灾区开展航空摄影工作,为救灾提供了清晰图片,此项技术属于2.一旦遇到泥石流,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A.GIS技术
B.RS技术
C.GPS技术
D.数字地球
E.顺着泥石流前进的方向沿山谷跑
F.沿与泥石流垂直方向朝山顶(高地)逃避
G.逆着泥石流前进的方向沿山谷跑
H.站在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1)RS(遥感)技术是人的视力的延伸,通过航天飞机或卫星拍回的照片。结合材料信息,国家测绘局立即调遣无人飞机前往灾区开展航空摄影工作,为救灾提供了清晰图片,此项技术属于RS(遥感)。(2)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沿等高线垂直方向向高处逃避,正确的是B。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