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自然灾害与防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1-15 10:56: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多选题  据新加坡《联合军报》报道,科学家指出,格陵兰岛和南极球盖融化的速度正迅速加快,成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读格陵兰岛1992年与2003年冰盖对比图,回答问题。
1.与海平面上升的相关影响有2.针对我国海平面上升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

A.风暴潮灾害减弱
B.海岸侵蚀加重
C.三角洲面积扩大
D.成潮入侵增强
E.扩大沿海地区地下水开采,以吸纳上升的海水
F.沿海全部建设堤防工程,并升高加固
G.及时监测和预测海平面的升降
H.加强滨海湿地和红树林等生态系统建设


参考答案:1. BD
2. C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海平面上升对环境的影响。海水上涨,对海岸侵蚀加剧;海水入侵,形成咸潮。
2.本题考查海平面上升采取的合理措施。一方面要及时监测和预测海平面的升降;另一方面要加强滨海湿地和红树林等生态系统建设。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2010年上旬海南暴雨成灾。10月份,南海中部的热带低压使海南东部、中部出现了强降水;3日至5日,北方南下弱冷空气与南海西北部的热带低压共同作用,造成海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进一步加强;同时,受新生成热带低压影响,海南强降水仍然持续。依据材料回答11—12题
小题1:村料中的弱冷空气表现为
A.东南风
B.偏北风
C.西南风
D.偏东风
小题2:此次海南连降暴雨,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有?
①洪涝?②海啸??③地震??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小题1:北方南下弱冷空气,所以是由北向南移动,因此风向是偏北风,选择B项。
小题2: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可知,暴雨引发的自然灾害有洪涝,还有海南多山,地形起伏,暴雨引发泥石流。所以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2007~2008年世界主要灾害情况统计图”,回答6~8题:
6.四种主要灾害造成的灾情??? (??? )
A.2007年总损失中水灾最为严重?????????? B.2008年总损失超过2007年
C.2008年海啸死亡人数接近2007年总和?? D.2008年地震死亡人数是2007年的7倍
7.2008年5月印度洋海啸灾害具有损失小死亡多的特点,原因是??? (??? )?
A.海啸影响地区农业落后,土地未开发???? B.海啸影响地区城市稀少,经济发达
C.海啸影响地区港口发达,仓储用地多? D.海啸影响地区人口密集,经济欠发达
8.2008年我国死亡率明显上升,最主要与哪种灾害有关??? (??? )
A.四川汶川地震? B.寒潮? C.2008年春节南方雪灾?? D.7月份台风“凤凰”影响


参考答案:6.A ?7.D ?8.A


本题解析:6.仔细对比相关数据,不难得出,2007年总损失中水灾最为严重。7.2008年5月海啸造成的死亡人口较多。结合相关国家的基本情况,得出主要原因是该次海啸影响的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稠密。8.我国这年5月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死亡人数较大,而雪灾、台风造成经济损失较大,但因灾死亡人数较少。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洪涝、台风、暴雨等填入A、B、C三个方框内。
(2)说明该图所反映出的自然灾害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灾害能否避免?人类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防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图中的例子,说出人类对气象的监测手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台风B:暴雨C:洪涝
(2)图中的三种灾害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地震。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明显震感。据此回答1~4题。
1.关于5月12日汶川地震,叙述错误的是2.关于人类活动与地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3.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属于????????????????????????????????
①?减少人自身的易损性???????????????
②?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减少易损性
③ 工程措施减少易损程度?????????????
④ 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性4.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能够“缩小”灾情,主要是因为
①?有能力建设防灾系统???????????????
②?灾害发生时能迅速救援?
③ 能够把自然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④ 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

A.释放的能量约为6级地震的900倍
B.北京高楼居民比底层居民更能感觉震动
C.震源较浅是破坏程度大的重要因素
D.与通海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同属一个地震带
E.地震发生的原因都与人类活动有关
F.人类活动诱发的地震多为破坏性地震
G.发生在海底的地震不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H.人类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减轻地震的破坏程度
I.①②
G.②③
①③
②④
①②
③④
①③
②④


参考答案:1. D
2. D
3. C
4.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震。
1.唐山大地震位于华北地震区;而通海地震和汶川地震属于西南地震区。故D项叙述错误。
2.人类可以通过地震预报,加强房屋的抗震强度等措施减轻地震的破坏程度。故选D项。
3.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属于减少人自身的易损性以及通过工程措施减少易损程度。
4.经济越发达,抗灾能力就越强,就能建立良好的防灾系统以及及时的救援。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