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0:35:58
1、填空题 读下图,图中的MP、MQ为部分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回答问题。(12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的日期临近二分二至的________,而此时的北京时间是________,图中Q点地方时为________。(5分)
(2)此时上海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全球此时极昼的分布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1分)
(3)图中M点为晨线与昏线的交点,此后至春分阶段,该交点移动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2分)
(4)此时,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1)20°S、60°E 冬至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则P、M点所在经线其一为0时,其二为180°;根据MP、MQ为部分晨昏线,则M点为晨昏线与70°S纬线的切点,判断M点所在经线为0时或12时;两者结合说明M点所在经线为0时;P点所在经线为180°;晨昏线PMQ以北为夜半球,说明70°S以南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M点所在经线为0时;P点所在经线为180°,则M点的经度为120°W,计算12时所在的经线(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60°E。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S、60°E。太阳直射南半球,晨昏线与70°S相切,判断出此时临近冬至日。M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Q点6点,结合上题可以计算北京时间为16时。
(2)若时间为冬至前,上海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夜长昼短、且夜渐长昼渐短若为冬至后,上海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夜长昼短、且夜渐短昼渐长。
(3)若时间为冬至前,M点从70S°向南极圈移动;为冬至后,,M点则从70S°向极点移动。
(4)根据太阳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可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由直射点向南北递减,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
考点:地球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运动。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东西经度划分、晨昏线、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不同日期划分等基础知识。本题中抓准题干中给出的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和图中M点为晨昏线与70°S纬线的切点这一关键点即可得出:M点所在经线为0时或12时;两者结合说明M点所在经线为0时;P点所在经线为180°;晨昏线PMQ以北为夜半球,说明70°S以南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半球,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判断出此时临近冬至日,带入到问题中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图中阴影部分为4月30日。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5月1日8时
B.4月30日8时
C.4月29日8时
D.5月1日20时
【小题2】一飞机从M点沿最短距离飞往P点,其飞行方向是 ( )
A.东北
B.正北
C.西北
D.正西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日期的分界线为地方时0点或日界线,因为图示为昼半球图,所以图中阴影和非阴影部分的界线为180°经线,且被太阳直射,为地方时12点。120°E在日界线西侧,应为5月1日8点。
【小题2】图中的最外圈太阳高度为0°,是晨昏圈,PM弧线为晨线。晨昏圈是大圆,沿晨昏圈即为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4月30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晨线的走向为东北-西南,所以,P点位于M点的东北方向。
考点:晨昏线的判读和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和7. 5°W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据图可以推知此时
A.甲乙日期相同
B.丙地出现极昼
C.北京夕阳西斜
D.悉尼日出东南
【小题2】假设有一架客机从甲地沿最短航线飞往乙地,飞机的飞行方向为
A.先往东北再往东南
B.正西
C.先往正北再往正南
D.正东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甲乙之间为黑夜,其中央经线为7.5°W,其地方时为0点,因此甲乙位于0点经线两侧,其日期不同;7.5°W为0点,丙地在0点时还为白昼,说明出现极昼;此时北京的地方时约为8点14分,不可能夕阳西斜;北纬30°纬线上夜半球所占经度为165°,说明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全球各地(处极昼极夜地区)日出东北方向。
【小题2】甲乙两地位于北半球同一纬线上(不在同一经线圈上),两地之间的最短路线偏向该半球高纬度方向,因此,客机从甲地沿最短航线飞往乙地,飞行的方向是先往东北再往东南。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球面上最短距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已知沙市(112°E,30°N)的地理坐标,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沙市当地正午时刻,北京时间是 ( )
A.12时16分
B.12时32分
C.11时28分
D.11时44分
【小题2】 冬至日沙市的正午太阳高度 ( )
A.60°
B.36°34′
C.83 °26′
D.23 °26′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沙市当地正午即112°E的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较112°E东面8°,故北京时间较沙市地方时早32分钟,故北京时间为12时32分。
【小题2】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距离),该地的纬度为30°N,冬至日的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3 °26′S,故利用公式可计算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考点: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学生只要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规律: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东加西减。并掌握北京时间的含义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面区域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河流的流向是由Q向P
B.S地为地中海气候
C.S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D.图示区域为北半球
【小题2】关于P地河谷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河谷地质构造为向斜 ②河谷地质构造为背斜
③河谷岩层下可能有石油④河谷是由岩石断裂所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3】关于图中等温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为七月份等温线 ②为一月份等温线 ③此时湖泊水位为a ④此时湖泊水位为b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P地河谷剖面图上可以看出,河流的西岸(左岸)比较陡,也就是侵蚀岸,所以可以断定该地位于南半球;S地位于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在南北纬30°—40°C之间,所以为地中海气候,B正确。
【小题2】从P地河谷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岩层向上弯曲,所以此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是很好的储油构造,所以C正确。
【小题3】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同一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所以为七月份(南半球冬季);此时地中海气候进入雨季,雨水补给湖泊的水量比较大,所以B正确。
考点: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地中海气候的特征,等温线的判读以及湖泊的补给方式。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