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0:35:58
1、单选题 2011年2月15日上午,太阳黑子活动区爆发了一次大级别的耀斑。回答题。
小题1:太阳耀斑和黑子
A.分别出现在①层和③层
B.分别出现在①层和②层
C.分别出现在②层和①层
D.分别出现在②层和③层
小题2:此次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A.南极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B.许多地区的有线电通信中断
C.出现“磁暴”现象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黑子位于光球层,耀斑位于色球层。故选C。
小题2: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产生极光现象。结合2月15日南极不会出现极光现象。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试题难度较小,知识性试题。
解题关键是识记有关太阳活动的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一同学于某日20点在学校操场观察天空,发现X恒星在正上方位置,则该同学第二天在同一位置观察X恒星又在正上方位置的时间是:
A 20点; B 19点56分4秒; C 23点56分4秒; D 24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恒星日的概念。恒星日的周期是23点56分4秒。某日20点,间隔一个恒星日后的时间是19点56分4秒。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于2014年11月5日至11月11日在北京召开,那么当北京时间为2014年11月11日11时11分11秒时,位于西五区的华盛顿的时间是
A.11日19时11分11秒
B.11日16时11分11秒
C.12日0时11分11秒
D.10日22时11分11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东八区的时间11日11时11分11秒时西五区的时间为多少,东八区和西五区区时差为8+5=13时(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又因为西五区在东八区的西侧,故西五区的区时此时为11日11时11分11秒减去13时,即10日22时11分11秒故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表示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一年内昼长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随纬度的分布规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甲、乙两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分别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小时。
(2)甲地所在的纬线是________,乙地的纬度数为________。
(3)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日期),为__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太阳直射乙地时,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之后一个月内,丁地正午日影渐短,此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小到大的排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1)24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甲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是24时;乙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是0小时。
(2)由图可知,甲地为北半球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所以是北极圈。乙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是0小时,因此是赤道。
(3)由上题可知,甲地是北极圈,其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夏至日,其正午太阳高度H=90?-66?34´-23?26´=46?52´。夏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4)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增,根据图示的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可以推知四地的纬度值从低到高是乙丁丙甲。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与其纬度排序一致。之后一个月内丁地日影渐短,意味着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位置越靠南昼长越长,因此四地昼长由小到大的排序是甲丙乙丁。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北京时间是指( )
A.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B.东八区所有经线的地方时
C.北京所在经度的地方时
D.东经116°经线的地方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北京时间是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此时间是东八区(112.5°至127.5°)地方内的时间,东八区也有的地方不是以东八区为准,所以B错误;不一定就是北京所在经度的地方时,所以C错误;不仅仅是东经116°经线的地方时,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北京时间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