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5 06:26:42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年河流实测流量和降水量,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过程中,最大降水量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
? 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该流域
[? ]
A、河流中上游乱垦滥牧,植被覆盖率下降
B、降水强度逐年变小、工农业用水量加大
C、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
D、气候趋暖,蒸发量不断增大
2、该河流
[? ]
A、有较长的结冰期
B、在8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
C、流域内多荒漠
D、在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a为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图b为齐齐哈尔降水量及流经该地河流径流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小题2】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
A.1月至2月
B.3月至5月
C.6月至9月
D.10月至12月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世界最大的芦苇保护区,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因地势低洼积水形成,地下水水位高。故选A。
【小题2】湿地对当地环境调节作用最强的时期,应该是湿地面积最大的雨季,故选C。
考点:湿地的作用及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某大洋某海区洋流环流简图,两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盛行风。读图完成问题。
1.有关该海区洋流分布及其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2.洋流④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位于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
B.顺时针方向流动
C.与同半球反气旋流向一致
D.大洋东岸为暖流
E.减少了海雾发生频率
F.加快了海轮南行航速
G.形成了世界著名渔场
H.加剧了沿岸湿热程度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风带,30°以北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30°以南为南半球的中纬度西风带。所以为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流动。大洋东岸为寒流,与南半球反气旋气流方向一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洋流④为秘鲁寒流,能够引起海雾,向北流动,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对沿岸的气候是降温减湿。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 地区 | 径流系数 | 地区 | 径流系数 |
| 南岭地区 | >60% | 天山地区 | 20%—60% |
| 华北地区 | <30% | 江淮地区 | 30%—40% |
| 三江源 | <40% | 成都平原 | <40% |
| 浙江丘陵 | >60% | 藏北高原 | <30% |
| 云贵高原 | >40% | 西北地区(除天山地区) | <5%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分析试题情境可知径流系数的影响因素主要 有三个:降水量、蒸发量、下渗量。第(1)题,华北地区径流系数远小于浙江丘陵,说明华北地区蒸发量大,A选项错误。根据径流系数的定义可知B选项错误。云贵高原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其喀斯特地貌发育,下渗严重,C选项错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山区较平原坡度大,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故径流系数较大,D选项正确。
【小题2】在影响径流系数的三个因素中,降水量、蒸发量相对稳定,只有下渗量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森林破坏,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径流系数受短期降水量影响大,故不稳定径流增大,A选项符合事实。同理,当径流系数增大,意味着下渗减少,对河流的(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季节变化增大,C选项符合事实。影响径流系数的因素有三个,故无法确定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的原因是降水量增大,B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整体性原理可知D选项正确。
考点:读表分析能力;水循环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材料一:图中左图是某区域地形图,该地区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素有“粮仓”之称。但该区域表土流失严重,如1928年的“黑风暴”剥离了5~12厘米的表土;加上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农业生产。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图示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图中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材料二:右图为左图中部分城市的的降水统计图。
(1)分析该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主要自然原因,并分析造成“黑风暴”盛行的原因。(10分)
(2)指出春季最有可能威胁该地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
(3)与新疆比,分析图中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
(4)某同学把该区域河流特征描述为“河网密度大,流量比较稳定,冬季有封冻期。”结合材料信息,说明这些河流特征的形成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1)纬度高气温低 腐殖质不易分解(枯枝落叶不易分解)(3分)自然原因为气候干燥,风力强盛(2分);人为原因为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耕作)(2分)。
(2)倒春寒(低温冻害)(2分);(融雪性)洪涝(2分)。该地纬度较高,春季(3~5 月)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偏低易对农作物产生冻害威胁(2分);冬季降雪偏多(2分),而春季气温回升快,则积雪快速融化会产生洪涝灾害(2分)。
(3)与新疆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2分)水源丰富;(2分)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2分)风沙危害少;(2分)工农业基础好;(2分)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
(4)该地山地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平原比重大(2分),地表(气候)比较湿润(2分);流域内降水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2分),春季有结雪融水补给(2分);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下(2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土壤的形成以及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土壤肥力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根据图中的纬度判断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枯枝落叶不易分解,所以有机质含量高;“黑风暴”形成的原因类似于沙尘暴,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方面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气象灾害及其成因。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图示纬度较高,所以容易发生低温冻害,春季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水能够形成洪涝。
(3)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4)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河水流速大小;水能资源是否丰富。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地形.气候.植被覆盖率关系密切,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