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特训(2020年冲刺版)(八)

时间:2020-08-01 07:10: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5分。)


(1)根据图13中的风向判断,图示是北半球 ?季。
(2)根据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在图13中与其相对应的位置分别是(填写代表字母)??、????



2、综合题  读我国1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此时,A地受    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是        (晴朗或阴雨)[来源:学,科,网Z,X,X,K]
(2)近日,将有         锋从B地过境。 C地在锋面过境后,其天气变化为:
                          
(3)暖空气在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上升运动,在C、D两地的暖空气被迫抬升的是   
(4)此时, M地与N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3、单选题  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南部。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信风影响,两地夏季降水较少
B.受纬度影响,两地冬季气候温暖
C.受地形影响,甲地气温年较差高于乙地
D.受西风影响,甲地年降水量低于乙地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温暖广阔,珊瑚礁发育良好
B.地形复杂多样,风力地貌广布
C.植被覆盖率高,常绿阔叶林为主
D.地势高差较大,河流流程较短



4、综合题  读下列欧洲西部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共17分)

【小题1】图中甲—乙—丙地年降水量的变化特点是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图中丁地年降水量相对周边地区较      (多、少),其原因是                  
【小题3】图中一月等温线在西部地区由原沿纬线方向折向北延伸的原因是                   
【小题4】比较甲、丙两地气候及成因。

 
甲地
丙地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气候成因
 
 
 
【小题5】图中丁地附近海峡名称是                海峡,试说明该海峡两侧海域海水盐度的差异及表层海水的流向。
盐度差异:                                                                
表层流向:                                                                
【小题6】一位中国留学生,1月份某日乘轮船经过丁地附近海峡时,发现风浪很大,船员解释说:这是这个季节该海域常见的现象,请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其对航行的影响。
                                                                           
                                                                           



5、综合题  (30分)读下列二幅图,完成下列(1)--(4)题。

(1)请判断图甲所示季节为北半球     ,此时,影响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切断了     气压带,此时东亚盛行           风,南亚盛行          风。(8分)
(2)在图甲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丙地吹           风。在图乙中,日本本州岛的北部沿岸冬季多雨雪,这与冬季风途经           海,带来丰富的       有很大关系。(8分)
(3)图甲中丁地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请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4)结合图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北海道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自然原因(8分)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