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7:08:35
1、单选题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小题2: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形成相关的是?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板块运动方向判断,图示板块是水平挤压状态,属于大陆板块的碰撞消亡边界,A对。大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形成海岭,板块向两边分开,B错。大洋板块较薄,一般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海沟,而不是褶皱山脉,C错。大陆板块生长边界形成的是裂谷,D错。
小题2:东非裂谷是生长边界, A错。日本列岛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B错。阿尔卑斯山脉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C对。落基山脉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边界,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剖面图与图中①②连线处河流剖面符合的是( )
【小题2】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仔细分析图中河道的弯曲状况,①处受到河流的侵蚀作用强,河床较陡;②处河流流速较小,存在沉积作用,河床较缓。答案选B。
【小题2】河流沿岸码头往往选址在河床较陡,泥沙不易沉积处。图中①④处河流冲击作用强,适宜建码头。答案选C。
考点:该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分布及码头选址条件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小题2】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中所示山地相同的是( )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落基山
D.富士山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M所在岩层相对上升,形成断层中的断块山。
【小题2】我国庐山属于断块山,喜马拉雅上、落基山属于褶皱山,富士山属于火山。
考点:山地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原创)读“三大岩石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表示岩浆岩的是 (甲/乙/丙);B代表的是 (名称)过程。
(2)形成变质岩的地质作用是 (名称);按地质作用能量来源划分,该作用属于 (内力/外力)作用。
(3)若C表示外力作用,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 、固结成岩。
参考答案:(每空2分,共10分)
(1)甲,重熔再生(高温重熔)。
(2)变质作,内力。
(3)沉。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岩浆岩只能有岩浆形成,在图中应该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岩石,为岩浆岩,故图中甲为岩浆岩,故乙为岩浆,箭头B表示从岩浆岩变成岩浆,故为重熔再生作用。
(2)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下,导致岩石性质发生改变形成的,故为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
(3)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考点:该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及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1分)
(1)图中b处在地质构造上是?,判断依据是?;在地形上是?,形成原因是??。(4分)
(2)图中c处的地质构造是?,判断依据是?
?。(3分)
(3)a、b、 c三处,常为良好储油构造的是?处,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处。(2分)
(4)c处是否适宜修建水库??,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向斜?岩层向下弯曲(2分)
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3分)
(2)断层?岩层断裂并发生错动(2分)
(3)a? b(2分)
(4)不适宜?断层构造区岩层不稳定,易诱发地震(2分)
本题解析:
(1)B处岩层向下弯曲(凸出)说明该地为向斜构造。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在地貌上形成山地。
(2)C处 岩层断裂并发生明显的错动,所以在构造上应属于断层。
(3)a是背斜构造利于储油, b是向斜构造利于蓄水,c在断层线上,不利于油气和水的储存。
(4)c在断层线上,地壳比较活跃,岩层不稳定,不适宜大型工程的建设,若建水库易诱发地震,使水库难以蓄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