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59:08
1、单选题 下列哪一组山脉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A.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B.天山、阴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D.长白山、武夷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势三大阶梯的分界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云南省区域图及对应地区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云南省南北相差仅8个纬度,却具有寒、温、热三带的气候特点,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2分)
(2)甲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2分)
(3)简述乙地形区地貌形成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地形。? (2)流水侵蚀作用。
(3)乙地形区石灰岩广布,气候温暖湿润,全年降水充沛、石灰岩受到大面积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特征。第(1)题,云南省纬度相差不大,但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具有寒、温、热三带的气候特点。第(2)题,河谷陡峭的主要原因是流水侵蚀作用强烈。第(3)题,乙地形区石灰岩广 布,气候温暖湿润,全年降水充沛,石灰岩受到大面积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题。1.据图判断该国地势起伏特点为
2.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是世界薰衣草的主要生产基地,该地种植薰衣草的主要自然区位优势是
A.中间高四周低
B.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C.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D.四周高中间低
E.土壤肥沃
F.水热充足
G.光热充足
H.交通便捷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图示的河流流向,呈东南向西北流,故判断该地区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故B项正确。
2.法国南部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故光热条件充足是该地区农业生产最大的有利条件,而水源不足是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故选C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能抓住图示的河流流向判断地势特征,并能结合世界主要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判断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列铁路干线中,通过省城和直辖市最多的是
A.京广线
B.京沪线
C.陇海线
D.京九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东亚工业区域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的分布及污染工业迁移方向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
(1)从自然条件考虑,A国发展工业的不利因素是?。(1分)
(2)20世纪70年代以来,A国工业由?密集型转向?密集型。图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怎样利用这种变化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的??。(6分)
(3)分析B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其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10分)
(1)资源能源不足(缺乏资源能源)(1分)
(2)劳动?技术(2分)?利用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工业;又?
可利用本国本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4分)
(3)对经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对社会:增加就业机会(或调整人口分布)。?
对环境:加大环境压力(或改变自然景观,造成环境污染及扩散)。(3分)
本题解析:
第(1)题,从海陆分布与国家轮廓可知:A国为日本,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短缺,从自然条件考虑,A国发展工业的不利因素是资源能源不足(缺乏资源能源)。
第(2)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A国工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工业;又可利用本国本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第(3)题,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点评:本题对日本和我国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日本工业发展之初发展的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工业,随着产业结构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转移,日本本国发生了产业的升级,转向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产业转移的方向多为东亚、东南亚。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毗邻香港;水陆交通方便;背靠珠江三角洲;有著名的侨乡,所有这些都为日本产业向中国转移提供了优势区位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