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防灾与减灾》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8-01 06:57: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7月14日,台湾花莲附近海域发生6.7级地震。
【材料二】下图为台湾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

(1)台湾岛及其附近海域地震频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在同一次自然灾害中,台湾岛的西部往往比东部灾情严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3)近30年来,地震中人员伤亡数量有减少趋势,但造成的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1)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2分)
(2)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聚落众多。(4分)
(3)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减少的趋势,但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资产密度增大,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4分)


本题解析:
本题对地震的成因、影响等知识点进行考查,了解地震的危害和对策。
台湾岛及其附近海域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因此地震频发。在自然灾害发生的区域,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就越大,经济越发达,所示就可能越严重。经济损失的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近30年,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增加,经济损失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同一次灾害中,能缩小灾情的行为是
A.迁入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
B.到有肥沃的火山灰土地的活火山附近种田居住
C.在洪水的高风险区开垦荒地
D.尽快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C三项 均是人类进入了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这样能增大灾情,在灾后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可有效地减小灾害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危害的影响,注意人类活动进入“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会加大灾情。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预防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有
A.修筑堤坝和植树造林
B.修筑梯田和植树造林
C.修建水库和分洪区
D.跨流域调水和修整土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洪灾的防治措施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排洪速度;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等。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防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对洪涝灾害防治的一般措施,并注意洪涝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差异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 )?
A.冬季风势力太强
B.由于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
D.西高东低的地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旱涝灾害的成因。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影响了我国东部地区雨季长短,南方地区夏季风来的早,去的迟,所以南方地区雨季长,我国夏季风的进退经常会出现异常,导致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灾害频繁。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自2009年秋季至今,我国西南地区遭遇旱灾,局部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据图3回答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特旱地区分布在云、贵、川三省
B.该区域旱情严重程度由南向北递减
C.此次旱灾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的伏旱
D.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是导致旱灾的原因
6.中国气象局对此次旱灾进行了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遥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5.D
6.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