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特训(2020年必看版)(三)

时间:2020-08-01 06:47: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2013年6月N国批准修建一条跨越该国中部的运河计划,挑战世界知名的巴拿马运河。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H湖高水位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2:图示区域多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是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碰撞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
C.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
D.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
小题3:若要拟建运河与巴拿马运河在竞争中胜出,应该
A.航道更深
B.航道更陡
C.航道更长
D.航道更短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该湖位于北半球,受东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集中在夏季,所以高水位出现在夏季,B对。A、C、D错。
小题2: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图示区域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活动,D对。图示区域西临太平洋,但是没有与太平洋板块相接,A、B、C错。
小题3:巴拿马运河由于开凿的浅,大型轮船不能通行,影响到航运能力。所以开凿运河时应该将航道开凿更深,提高通行能力,增加竞争优势,才能胜出,A对。航道陡了对通行不利,B错。航道长、短对通行能力影响不大,C、D错。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③处的地形属________山地。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________(多项选择)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蛱
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①②③④的________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②?背斜顶部受张力大,易被风化和侵蚀?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块状山地
(2)略
(3)AC
(4)①?①处的岩石中心新两翼老是向斜,向斜为很好的储水构造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小题2】P地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判断,题干描述P地日本位于日本东部沿海。根据洋流分布规律,日本东部有自西南向东北流的日本暖流经过,会把P地泄漏的核物质顺着洋流带到丙地,因此C正确;甲乙位于日本东南和西南部海域,不会受到污染;而丁受南下的千岛寒流影响,P地污染不会到达此地。
【小题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相关知识,板块挤压处,多火山地震,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P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所以A正确。
考点:板块构造;洋流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2年5月10日,中国自主建造的深海石油钻井平台“981号”在中国南海开钻。右图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最有可能储存石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下列关于南海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海域岛屿上沙漠广布
B.该海域岛屿分布大面积寒带气候
C.该海域石油资源较丰富
D.该海域地壳比青藏高原地壳厚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背斜构造有利于储油,由于石油较轻故石油储藏在背斜顶部处。图中①和③属于背斜构造,但海底石油是埋藏于海洋底层以下的沉积岩及基岩中的矿产资源之一。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南海是位于中国南部的陆缘海,南海地处热带,海中分布着许多珊瑚碓和珊瑚岛,南海和南海诸岛全部在北回归线以南,接近赤道,属赤道带、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雨量充沛、季风明显,故A、B错误。南海海底石油与天然气蕴藏丰富,据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蕴藏量达二百亿吨。故C正确。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其中上地壳在海洋部分缺失,所以陆地地壳比海洋厚。
点评:本题以地质构造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地质构造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其地理意义和中国边缘海,考查范围广但难度一般。解答本题时要注意:
1.地质构造分类:
1)褶皱: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发生弯曲变形
分类:
a、背斜:岩层一般向上弯曲,常成为山岭
b、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常成为山谷
判断方法:由中间向两侧岩层由老到新的位背斜;由中间向两侧岩层由新到老的位背斜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断层:岩层发生破裂,并且岩断裂面两侧岩块由明显的错位、位移
上升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
下沉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①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
②利用背斜找油气: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③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④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⑤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变为水道,因为向斜是雨水汇集区)
3.地壳是指有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甚至缺失,是不连续圈层。
下层富含硅和镁,在大陆和海洋均有分布,是连续圈层。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材料二?如图为某彩石爱好者在攀枝花市金沙江畔购买的一块模树石,购买时卖家说“……这块石头出自形成于4亿年前的远古时代的沉积岩形成的板岩中,上面这些树枝状的黑色物体是古代植物的化石……”

(1)诗中所述岩石是?,按成因属于?岩。
(2)这种岩石中能否找到生物化石?
(3)这种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是?。简述这种岩石的用途。
(4)以该岩石为主的山区常形成?地貌,该景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高原。


参考答案:
(1)石灰岩沉积?
(2)能。
(3)大理岩大理岩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
(4)喀斯特?云贵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