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8-01 06:42: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中,图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丙图是河流上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图中AB段河流 (    )                                        
A.由东南流向西北
B.由西北流向东南
C.A处水流较B处平稳
D.不能确定
【小题2】造成该河最高水位出现的原因是       (    )                        
A.气旋活动
B.春雨霏霏
C.“梅雨”连绵
D.冰雪融化
【小题3】关于乙图EF河段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    (    )     
①E岸河床较缓, F岸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转,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蚀力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A水文站测得水位变化比B站大,所以B水文站应经过了图中湖泊的调节作用,其河流的水应是从A流向B,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其方向应为从西北流向东南。故选B。
【小题2】图中最高水位出现在6月,是受准静止锋影响,形成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降水多。故选C。
【小题3】E岸位于河流弯曲处的凹岸,河水流经此处时,E岸遭受流水的冲蚀力大,受流水的侵蚀,E岸河床较陡;F岸位于河流弯曲处的凸岸,表现为流水沉积,所以河床较缓。故选D。
考点:河流径流变化、河流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黄河河口处2002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分配图,回答1~2题。

1、造成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凌汛
B、风暴潮
C、调水调沙
D、水土流失
2、导致图示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因素,可能对黄河下游造成的影响是
[? ]
A、河床变深
B、河流冰期缩短
C、河口三角洲萎缩
D、河流断流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黄河主要支流年输沙量2004年统计表”,回答3~5题。

河段
支流
集水面积
(km2)
年径流量
(108m3)
年输沙量
(104t)

洮河
24 973
53.0
2 760
湟水
15 342
24.7
2 000

无定河
30 217
14.1
16 800
汾河
28 728
26.1
3 900

渭河
106 493
98.9
43 500
泾河
43 216
21.7
28 700

沁河
12 894
19.1
724
大汶河
8 264
16.3
195
?
小题1: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支流是
A.泾河
B.渭河
C.汾河
D.无定河
小题2:黄河中游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A.改良盐碱地
B.保持水土
C.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D.治理风沙
小题3:黄河水能开发主要在
A.中下游
B.中上游
C.上游和下游
D.下游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各河流的平均含沙量可以通过年输沙量÷年径流量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各河流的含沙量最大的为泾河。所以选择A选项。
小题2:黄河中游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降水集中多暴雨,土质疏松,地表的植被少,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所以中游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提高植被覆盖率。
小题3:水能资源的开发应集中在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河段,黄河中上游地区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所以黄河水能开发主要在中上游河段。所以选择B选项。
本题考查了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
A.①环节
B.④环节
C.⑤环节
D.⑦环节
小题2:“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④环节。选择B项。
小题2: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联系的是水圈;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联系的是大气圈;融化后渗入地下,联系了岩石圈;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联系了生物圈。选择D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学生需明确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表现在: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根据下列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水环境功能区规划,按照下同的水质使用功能、水文条件、排污方式、水质特征划分水质功能区,监控断面,建立水质管理信息系统等。
材料二:图为华北某地水环境功能分区及垃圾场建设规划图。

(1)指出图中河流的流向(2分)
(2)简述饮用水集中取水口位置分布的原因。(2分)
(3)规划在甲乙丙丁四处选一处建垃圾填埋场或垃圾发电厂,若建垃圾填埋场宜选?处最合理,若建垃圾发电厂宜选?处最合理(4分)
(4)简要说明图示水环境功能区I对II、III所起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流向:自西向东流?(2分)
(2)原因: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2分)
(3)建垃圾填埋场:丁?(2分)?建垃圾发电厂:乙?(2分)
(4)起到保护河流源头的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作用。(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华北地区的水资源。
(1)根据图示饮用水集中取水口与市区的位置判断,取水口应位于河流上游;
(2)取水口应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
(3)垃圾填埋场应建在河流下游,减少对城市地下水的污染;垃圾发电厂主要考虑风向,华北地区的盛行风向为东南、西北风,故大气污染企业应布局于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4)Ⅰ位于Ⅱ、Ⅲ的上游,为水源地。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