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8-01 06:36: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如图所示,某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读图完成题。

小题1:经过该岛国的板块边界类型及其东、西两侧的板块名称分别是
A.生长边界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
B.生长边界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C.消亡边界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D.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小题2:该国的火山爆发造成火山灰笼罩欧洲上空,影响了欧洲的航空业,导致欧洲机场关闭,迟迟不能恢复。在此次事件中受损失最大的是
A.肯尼亚的花农  
B.菲律宾的果农
C.台湾的蔗农 
D.基多的花农
小题3:从甲城市出发向正北方向到海岸的距离约为
A.420千米  
B.340千米
C.220千米 
D.90千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经纬网定位可知,该岛国为冰岛,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东是亚欧板块,西是美洲板块,属于生长边界。
小题2:肯尼亚离冰岛最近,是冰岛花卉的主要供应商,受飞机停飞的影响,损失最大。
小题3:从甲城市出发向正北方向到海岸大约为2°,经线上1°大约等于111千米,距离约为220千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某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和火山爆发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板块构造、冰岛的贸易和距离的计算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甲—丁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在图中甲—丁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庐山属于断块山,是由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图中丙处是上升岩块。
小题2: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图中甲是背斜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铁矿石、石灰岩
B.锰矿、钢材
C.雷电、耕地
D.玉米、草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钢材是一种工业产品,玉米是一种农产品,它们不属于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即不具备自然属性。雷电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广泛地收集利用,也称不上自然资源。利用排除法,本小题选A。
点评: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判断方法。凡是自然资源都必须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存在于自然界)和经济属性(产生经济价值),二者缺一不可。例如:石油是自然资源,但是由石油加工获得的汽油就不能称为自然资源。目前科技水平下不能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将来有可能成为宝贵的资源。例如:雷电现在不是自然资源,将来有可能会被人类利用而成为自然资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地矿藏中,按矿床成因分类属于内生矿床的是
A.墨西哥湾石油
B.俄罗斯的煤矿
C.摩洛哥的磷矿
D.中国的稀土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内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内生矿床既可由岩浆作用形成,也可由气化热液作用形成。除了与火山、热泉等有关的内生矿床产于地壳表层外,其他的都产在地下一定深度,是在较高温度和较大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内生矿床的控制成矿因素包括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成矿物质来源、岩浆岩类型、气化热液的性质与成因、控矿构造类型、温度、压力、深度和围岩性质等。内生矿床的种类多,分布广,经济价值大。
内生矿床主要包括三大类:①岩浆矿床。由岩浆中存在的矿质经结晶分异或熔离作用富集而成,这类矿床大多产在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岩石中,主要矿产有铬、铂、钛、铁、铜、镍及金刚石等。②伟晶岩矿床。由富含挥发组分和稀有金属的岩浆经过结晶分异作用、交代作用而使矿质富集形成。这类矿床主要产在花岗岩类岩石中,矿产有锂、铍、铌、钽、长石、云母、水晶、稀土元素等。③气化热液矿床。含矿的热气、热液在岩石中运动时,以充填作用、交代作用等方式沉淀出矿质并富集而成。按来源不同,气化热液有岩浆水、变质水、大气降水(渗入地下)等多种类型。成矿的地层、岩石和构造条件也复杂多样。因此,这类矿床分布很广,矿种也很多,主要有钨、锡、钼、金、银、铜、铅、锌、铁、汞、锑、砷、铀、稀土元素、萤石、重晶石、水晶等。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矿区(图示阴影部分)所在区域地层发布示意图,核心部分出露地表,矿区埋藏深度向四周总体增加,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矿区(    )
A.地质构造储水条件好
B.地形为断块山
C.地势北高南低
D.地质构造为背斜
【小题2】该矿区核心部分形成及出露地表的所经历的物质循环过程大致有(  )
A.火山喷发──变质作用──冰川侵蚀──地壳上升
B.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地壳上升──外力侵蚀
C.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地壳上升
D.岩浆侵入──地壳上升──外力侵蚀──岩层出露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该矿区有断层,所以储水条件较差,A错;通过题文“矿区埋藏深度向四周总体增加”判断出地势中间高四周低,C错;通过岩层年龄结构判断:该矿区中间地层较老,四周较新,为背斜,即褶皱山,B错D对。
【小题2】通过图例:矿区核心部分有花岗岩(侵入型岩浆岩),说明先有岩浆侵入,然后经地壳运动抬升露出地表,再经外力作用(风和流水侵蚀为主),最后岩层展现在我们面前。综上所述,B项符合题意。
考点:地质构造;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推断。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