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8-01 06:36: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云南某中学地理活动兴趣小组暑假期间对我国东部沿海某地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读该地水循环及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一分,共12分)

(1)图中表现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①是         、②是       。该水循环的类型为             
(2)若本区大量砍伐树木,主要会对水循环    ____环节产生影响,党中央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我国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地属于___________,丁地属于_________。
(4)若图示地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则图中包含的世界著名板块名称分别是:              、  _____________。
(5)丙区域常出现的地质灾害主要有         ,丁区域常出现的气象灾害主要有             
(6)假设甲山顶部海拔为3000米,老师在上山前(海拔500m处,温度计显示22℃)提示同学们要多带一点衣服,请你应用地理学知识推测山顶处的气温可能为_____℃。


参考答案:(1)蒸发、水汽输送、海陆间循环
(2)  地表径流 分布不均衡(空间分布不均衡或南多北少)
(3)  向斜、断层
(4)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5)  火山喷发(地震)  台风(洪涝)
(6)7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故图示①表示海洋水汽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2)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局部小气候的功能,故砍伐森林会影响径流和植物蒸腾作用。我国实施南水北调是由于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3)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丁处岩层断裂并错位,故判断为断层。(4)若图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图示的大陆板块应表示亚欧板块,而东侧的海洋板块应表示太平洋板块。(5)图示丙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故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丁区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其降水丰富,故容易形成洪涝灾害,且夏秋季节多台风。(6)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的原理,山麓与山顶的高差为2500米,故温差应为15°C,故计算山顶温度约7°C。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地质构造及自然灾害等内容。
点评:本题考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能从图示的海陆间循环判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岩层的变形和变位判断地质构造,海陆位置判断板块位置和对地质作用的影响等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甲是某同学去广西旅游时绘制的地貌素描图;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沉积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①②③④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看,形成图示地貌的岩石最有可能是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形成图示地貌的地质过程是(  )
A.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B.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C.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地壳断裂—流水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确定丙为岩浆岩,再根据三大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可以形成沉积物判定乙为沉积物,甲为沉积物固结形成的沉积岩,丁为变质岩。从图上可知,此地貌是位于广西的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是石灰岩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故选A.
【小题2】图示地貌的形成过程应该是石灰岩在外力作用沉积,固结成岩,后来由于地壳上升形成山脉,最后受到流水的侵蚀作用而成,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循环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有(? )
A.峡谷
B.V形谷
C.角峰
D.峰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峡谷、峰林、V形谷都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4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4,回答37—39题。

小题1: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
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
小题2:图中甲地多见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A.页岩
B.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
小题3:甲处岩层不连续的原因:
A.风力作用
B.风化
C.冰川侵蚀
D.侵蚀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由题中景观图和岩层剖面图判断,甲、乙两处地处地势较高的山地地形,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故选D。
小题2: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可推断该地为喀斯特地貌,岩石为石灰岩。故选C。?
小题3:甲为背斜成山,两侧岩石较破碎,容易被侵蚀。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a区域的地质构造名称为                       (    )
A.地垒
B.地堑
C.背斜
D.向斜
【小题2】与华山的成因最符合的是                      (    )
A.a
B.b
C.c
D.d
【小题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层比较,年龄最新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24选C,25选D,26选D。


本题解析:本题组考查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判读。
【小题1】a区域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故选C。
【小题2】华山是断块山,与图中d处对应。选D。
【小题3】由图可知,④处为岩浆侵入,岩层最新。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褶皱、断层的判读方法。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仔细读图,结合地质构造对应知识即可作答。背斜和向斜的分析判断:
(1)根据岩层形态判断:当岩层形态完整时,可直接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构造和地形。
岩层向上拱起的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为向斜。
(2)由于某地可能经过多次地质活动而导致岩层严重弯曲变形甚至发生地形倒置,因此不能完全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3)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当岩层不完整时,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这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背斜构造的中部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构造的中部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