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22:42
1、综合题 读北京市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4分)
(1)说明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的原因。
(2)从表中数据变化推断北京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城市内涝的成因。
参考答案:
(1)城市“热岛效应”使气流上升更加旺盛;城市上空排放的大量烟尘,使凝结核增多;
(2)城市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使地表积水量增大,超过了排水能力。
本题解析:
(1)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降水形成有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二是要使气块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三是要有较多的凝结核。从表中可以看出城市中心区年平均降水量比郊区大,说明城市中心气流上升比郊区更加旺盛,这与城市“热岛效应”有关,城市空气中有的大量烟尘,使凝结核比郊区多,容易形成降水。
(2)从表中可以看出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与降水量大于郊区,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小,年蒸发量小于郊区,说明水循环中下渗作用减弱,主要是因为城市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使地表积水量增大,超过城市排水量形成内涝。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下图展示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历程,读图回答问题。
(1)影响上海城市形成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海城市发展过程反映了城市化三个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过程中,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海城市发展对周边地区的积极影响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交通(河流)
(2)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
(4)城市化?
(5)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
本题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难度较小。影响上海城市形成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河流,处于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也可以发展河海联运。
第(2)题,本题考查城市化过程的三个表现。上海城市发展过程反映了城市化三个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第(3)题,城市化过程中,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因为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第(4)题,题文中提到的这个过程被称为城市化过程。
第(5)题,本题考查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上海城市发展对周边地区的积极影响表现在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城市与城市化问题,试题较为简单,属于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学生结合课本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 下图中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地形、气候、河流三因素,沿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读图回答第1—2题。
1、图中各点对应的城市可能是
[? ]
A、①一合肥市
B、③一赣州市
C、②—拉萨市
D、④一海口市
2、如果图中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资源、交通、政治因素,那么与南京对应的点可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可能会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
B.只有不利的影响,没有有利的方面
C.可能会造成城市交通拥挤
D.往往造成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水资源短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变化最大的地区。由于部分地区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了①土地被占,耕地减少②地面下沉,水质恶化③环境污染④就业困难,秩序混乱⑤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积极引导和推动合理有序的城市化。城市发展对地理环境有有利的方面。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组织1997年年会发布的《碧水蓝天一展望2l世纪的中国环境》的研究报告中称:“从
? 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材料二:
2001年7月13日,对亿万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北京申办奥
? 运的一句响亮的口号是“绿色奥运”。
材料三:
根据城市的发展,预计到201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线路约450公里,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线路约900
? 公里,到2050年前,将建成约4500公里共300条的城市轻轨线路。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下列问题中的
? ①环境污染? ②社会治安差? ③交通拥挤? ④就业困难? ⑤绿地面积少? ⑥居住条件差
[? ]
?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⑥
? C、①③⑤
? D、②③④⑤
(2)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蓝天”的主要原因是
[? ]
? A、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多雨天,少晴天
? B、沙尘暴使得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大
? C、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流
? D、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排放出的废气(尾气)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
参考答案:(1)C(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