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22:42
1、单选题 商业网点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是(?)
A.自然环境
B.劳动地域分工
C.居民需求
D.流通手段和方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的是:
A. 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 中心城区交通拥挤严重?
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 中心城区职能趋向合理
16.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符合
A. 市场最优原则? B. 交通最优原则? C. 消费最优原则? D. 便民原则
17.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15.D? 16.B? 17.C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了城市化和城市规划知识,通过对比图很好反映了城市化的特点,能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5. 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出现新的大型商场和卫星城市,大量工业部门迁出中心城区,中心城区职能趋向合理,中心城区交通拥挤情况图中不能反应出来。
16. 图中大型商场布局在城市的外围主要交通线旁,即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17. 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城市自然河道路堤坝剖面图”,完成10—12题。?
?
小题1:据河流剖面可以判断图中城市最有可能是
A.乌鲁木齐
B.攀枝花
C.长沙
D.济南
小题2:路堤结合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
A.提高城市河道运输能力
B.提高城市的防洪标准
C.利于缓解城市交通问题
D.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小题3:确定堤坝和步道高度的主要依据是
A.年降水量
B.雨季雨量
C.河道流量
D.河流水位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该河流水位高,河流左侧岸较陡,受侵蚀,可能为湘江自南向北流。所以城市最有能为长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路堤结合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利于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增加交通道路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根据图示:确定堤坝和步道高度的主要依据是河流水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9分)读欧洲西部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地租值a>b>c),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地租值的变化主要受?的影响,a等值线以内的地区,从事?活动的人愿意支付的地租最高。
(2)P点地租?(高于、低于)b值,试分析造成该地地租值变化的可能原因。
(3)按城市合理规划的要求,在图中用“##”在适当的位置添加绿化带。
(4)该城市计划在两个卫星城市中,一个发展住宅,一个发展钢铁工业,你认为1城镇应发展?,2城镇应发展?,这样布局的理由是?。
参考答案:
(1)距市中心远近?商业
(2)高于?可能是由于该地位于交通干线与城市环行道路交汇的地方或者是该地的知名度大或者附近有旅游胜地或者这里比周围环境更优美等。
(3)住宅?钢铁工业?西欧地区常年盛行西风,钢铁工业有大气污染,应布局在城郊且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中的甲图是某城市行政边界的划分资料,该区有3个行政单元,分别为城西区、城北区和城南区。乙是同地区都市计划分区与地价的网格式资料,丙是网格代码。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城西区12 000人、城北区有19 000人、城南区有15 000人;已知甲都市计划分区人口,依其土地利用类别(商业、住宅、工业),按3∶5∶2的比例而定(同一土地利用类别每一方格人口数量相等)。阅读资料回答小题。
小题1:在GIS软件中将人口资料与甲的行政区图层结合后,转换为乙的网格式资料,则丙中网格代码1的人口为?( )。
A.2 500人
B.3 450人
C.4 500人
D.3 000人
小题2:某超市决定在城西区设立新分店,只考虑地价和人口数量,则最佳设立地点的网格代码是? ( )。
A.10
B.6
C.13
D.1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题意分析,丙中网格代码1为商业区,其人口数量为×[×(12 000+19 000+15 000)]=3 450。故第8题选B。
小题2:超市在城西区设新分店,最佳设立地点应是地价低,人口数量多的地区,故应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