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18:53
1、单选题 该图为“某地区经纬网局部图”,图中虚线为昏线。读图完成问题。
1.甲地位于丁地的方位是2.若某直升飞机从乙地飞往丁地,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E.向正西方向
F.向正东方向
G.先西南,后西北
H.先东南、后东北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
1.由图中经度分布特点可判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图示中心极点为南极点,故甲、丁两地相比,甲地位置偏东,且甲地更靠近南极点,故甲地位于丁地东南方向。
2.乙、丁位于同一纬线上,通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即先向南再向北,而从东西方向来看,从乙运动到丁始终与自转方向相反,为向西运动,因此,从乙地飞往丁地的最近航线方向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综合应用和最近航线的判断。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经纬网定向的基本方法和最近航线的分布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房价最可能相等的地点是
A.D、M B.E、M C.M、N D.D、E
【小题2】图中D点房价和N点房价的最大差值可能是
A.3900
B.3300
C.2900
D.2990
【小题3】如单纯考虑该城市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因素,选择购房的地点最适宜在
A.E
B.F
C.M
D.N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图中D、E、M、N的房价分别为7000>D>6000,6000>E>5000,6000>M>5000(也可能5000>M>4000),4000>N>3000。所以E和M处房价最可能相等。
【小题2】图中D处房价为7000>D>6000,N处房价为4000>N>3000,两地房价的差值为4000>△>2000,其最大差值为最接近4000的值,A选项最接近。
【小题3】单纯考虑该城市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因素,E处有公路通过,噪声和大气污染严重;F处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的下游,水源被污染;N处位于夏季风东南风的下风向(图示为我国华北地区),城市被污染的空气会影响该地;M处位于流经该城市河流的上游,水质较好,又位于该市盛行风向的垂直郊外,空气质量好,所以购房最适宜的是在M点。
考点:等值线判读;城市区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游客被困在如下图所示的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7~19题。
【小题1】图中C处陡崖最大高度可能为
A.390米
B.420米
C.220米
D.180米
【小题2】图3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够直线观测到的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断。
【小题1】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计算即可。
【小题2】泥石流顺着山谷而下,故应沿山坡向上跑,即②线正确。
【小题3】连接H到ABCD各点,中间没有地形凸起,且图示H到B地形上陡下缓,故视线能直接看到。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8分)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 说出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 形成过程。(6分)
(2)简析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6分)
(3)说出R河水文特征自M至N的变化特点。(6分)
参考答案:
(1)冲积扇(2分) 当上游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4分)
(2)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交通便利;政策支持;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等。(每点2分,任答3点即得满分6分)
(3)流量变小、流速变慢,含沙量减小、结冰期变长。(任答3点即得满分6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河流从山地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以后,因坡降骤减,水流流速减慢,搬运能力大为减弱,挟带的碎屑物大量堆积下来,形成从出口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即冲积扇地形。
(2)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甲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灌溉水源丰富,地形平坦,便于耕作,土壤肥沃,有利于种植业发展。
(3)读图可以判断,R河是黄河,在M至N河段,形成地上河,缺水等流注入,河流的流量变小。流经平原地区,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减小。纬度渐高,结冰期变长。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河流不同河段水文特征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中纬度某内陆地区地形和气温分布图,回答小题。
【小题1】a、b两条等温线气温相差约 ( )。
A.3 ℃
B.6 ℃
C.5 ℃
D.21 ℃
【小题2】x和z纬度相差2°,甲、乙、丙、丁四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在y纬度,a、b之间的高差为500米,按照对流层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可以判断出a、b两条等温线气温相差约3 ℃。选A。
【小题2】根据图中的等值线可以看出,丙地和甲地的地势明显高于乙地和丁地,丙地和甲地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总量要大于乙地和丁地。同一海拔的甲地气温明显高于丙地,表明甲地大气的保温作用强于丙地,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则其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就强,故丙地所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大于甲地。选C。
【小题3】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该地区向西海拔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故等温线数值a<b,甲、乙的温度分别高于同一等高线上的丙、丁的温度,所以甲、乙的纬度低于丙、丁的纬度,故该地区位于南半球。根据图示信息,无法判断出该地区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选B。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