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18:53
1、单选题 某市一中学开展地理观测活动,图7中各点是a、b、c、d四小组以村庄M为基点的实测相对高度,单位为米。据图回答问题。
1.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是2.a、b、c、d四小组所在坡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A.山脊
B.山间盆地
C.鞍部
D.山顶
E.a
F.b
G.c
H.d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判断。
1.图中ab数值为负、而cd数值为正,说明ab为山谷、cd为山脊,则M地为鞍部;
2.坡度陡缓可看图中四地各自的数值差,数值差越大则坡度越陡。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58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K处的海拔可能为( )
A.250米
B.350米
C.450米
D.550米
【小题2】若在L处修建100米长的大坝,坝高约为( )
A.50米
B.150米
C.250米
D.350米
【小题3】K处与M处最小高差为( )
A.158米
B.258米
C.358米
D.458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K点位于河流的源头海拔高于400米,小于500米。答案选C。
【小题2】若在L处修建100米长的大坝,该大坝修建在L处,根据比例尺判断,该大坝恰好在300米等高线之间。大坝最下端的海拔在200-300米,最上端海拔在400米,坝高约100-200米。答案选B。
【小题3】K处海拔在400-500米之间,由于题干中有“瀑布的落差为58米”的信息,M处海拔约为142米,K处与M处最小高差为400-142=258米。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及判别。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软流层位于
A.上地幔上部
B.下地幔上部
C.上地幔下部
D.下地幔下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软流层与岩石圈的关系,并能结合岩石圈的范围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
A.拦沙蓄水
B.发电灌溉
C.防洪抗旱
D.调节气候
【小题2】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甲——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径流
B.乙——平整土地,建设基本农田
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堤坝的主要作用为拦沙蓄水,防治水土流失,故A正确。
【小题2】读图可知,该地为黄土高原,甲处为黄土塬,可平整土地,建设农田,故A错误;乙和丙都是坡地,但乙处较陡,应种植林草,丙处坡缓,可修水平梯田,故B错误C正确;丁位于沟底,应以打坝淤地为主,拦沙蓄水,故D错误。
考点:水土流失的整治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180°经线为界,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度数都在减少
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
D.所有经线都是大小相等的圆,而所有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以180°经线为界,向东为西经,向西为东经,故A错误;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B错误;所有经线都是大小相等的半圆;D错误。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