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8-01 06:17: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青藏高原的气候是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根据材料和下图,完成1~2题。

1、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
[?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条件
2、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蔓架空,西瓜“挂”着才能结果(如图所示)。西瓜“挂”着的原因是
[? ]
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
C、土壤的湿度不够、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
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有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海南岛利用光热条件,重点发展蔬菜,花卉的生产供应北京市,主要依赖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③优良的品质和政策优势
④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B.夏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小题3: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
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图示区为东南亚地区的中南半岛,河流是湄公河。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南北纵列分布。属于横断山脉的延伸部分。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主要是受两岸高山束缚的结果,A错、B对。图示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C错。落差大,水流急不是流域范围狭窄的原因,D错。
小题2:读图,丙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降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A对。这里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B错。丙地是湄公河三角洲平原,地势起伏小,气候垂直变化不明显,C错。这里纬度低,没有寒潮影响,D错。
小题3:河流中、下游流经的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科技落后,⑤?错。沿岸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①?对。沿岸地区人口众多,粮食消费量大,不能大量出口,②?错。 本区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③?对。这里人口稠密,不是地广人稀,④?错。沿岸地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⑥?对。所以B对。A、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完成问题(共10分)

(1)城镇周围要发展乳牛、花卉、小麦三种农业,请在图中A、B、C三个区位布局这三种农业,并说明你这样安排的理由。
A区应布局?业,理由是:?
B区应布局?业,理由是:?
C区应布局?业,理由是:?。?
(2)城镇周围要建设普通服装厂、面粉厂、自来水厂、酿造厂、造纸厂等五个工厂,请你在图中①②③④⑤五个区位安排①④工厂,并说明这样安排的理由。
?厂,理由是:?
?厂,理由是:?


参考答案:(1)A?小麦?地势低平广阔,距城区远,地价低。
B?乳牛?距市场近,交通便利。? C?花卉,距市场近,水源充足
(2) ①面粉厂,靠近原料产地。④、自来水厂,位于河流上游,无污染,水质好。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产业活动的合理布局。(1)单位面积产值是影响农业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花卉种植的单位面积产值最高,故布局于距离城市最近,便于销售,且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乳畜业的单位面积产值较高,故距离城市较近,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小麦种植的单位面积产值最低,故距离市场最远,地价低,且面积广阔,地形平坦。(2)①靠近小麦产区,故适宜布局面粉厂;④结合等高线,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故适宜布局自来水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1998~1999年棉花价格与棉花生产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我国1998~1999年棉花播种面积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农业劳动力缺乏
C.市场需求减少
D.国家政策的变化
小题2:我国1998~1999年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条件适宜
B.交通条件改善
C.农业科技进步
D.土壤得到改良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1998~1999年棉花收购指导价下降37%,而同时单位面积产量增长2%,说明棉花种植户的收入是下降的。收入的减少导致我国1998~1999年棉花播种面积下降,而指导价的制定者是国家,所以该题应该选择D项。短短两年间,气候变暖的影响可以忽略。我国在此期间,农业劳动力表现为剩余。题目中没有信息表明市场的需求在减少。
小题2: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增长2%,其主要原因应该得益于农业科技进步。短时间内,气候不会有很大变化,并且棉花应该种植在气候适宜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能扩大农作物的销售范围,不会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土壤的改良,其本质仍然是科技的进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