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06:43
1、单选题 威尔逊旋回是加拿大学者威尔逊提出的大洋盆地从生成到消亡的演化循环。
| 阶段 | 实例 | 主导作用 | 特征形态 |
| I胚胎期 | a | 抬升并扩张 | 裂谷 |
| II幼年期 | b | 扩张 | 陆间海 |
| III成年期 | c | 扩张 | 有活动中脊的洋盆 |
| IV衰退期 | d | 收缩 | 有俯冲边缘的洋盆 |
| V终了期 | e | 收缩并抬升 | 残留海盆 |
| VI遗痕期 | f | 收缩并抬升 | 年轻山系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板块运动。
小题1:第二列结合第四列特征形态,即可判断。
小题2:根据衰退期阶段的特征形态:有俯冲边缘的洋盆与终了期的特征形态:残留洋盆比较分析,俯冲边缘地消失,应造成洋盆变深。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
A.海沟?②褶皱山脉?③裂谷?④岛孤和海岸山脉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学说。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使大陆板块抬升,在陆地形成皱褶山脉,在海洋形成海沟和岛弧,海岸山脉等。海沟和裂谷是因为板块分离形成。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是某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该河若流出山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 ]
A、冲积平原
B、山麓冲积扇
C、沙洲
D、三角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A为某河段平面图,图B为图A中河流某处的河道横剖面,图C示意图A中M湖水量流入流出的月份分配。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A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河道横剖面,最符合图B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M湖平均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
A.4月
B.1月
C.6月
D.10月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通过读图B判断:河流左岸以侵蚀为主,右岸以沉积为主,说明河流位于南半球。再读图甲,根据凹岸、凸岸理论分析,甲处右岸侵蚀,A错;乙处左岸是凹岸,侵蚀强,右岸堆积,与图B相符,因此B正确;丙处是左岸堆积, C错;丁处左岸也侵蚀,但不是凹岸,侵蚀较弱,D错。
【小题2】通过图C分析:该湖11月至次年4月流出量大于流入量,所以此时间段内M水位持续下降,到4月份平均水位达到最低值,因此A正确;1月份水位是在下降,但未降到最小值,B错;从5月至10月份,流入水量在增加,6月份注入水量大于流出水量,水位在上升,但不是最低值,C错;同理该湖在10月份,流入、流出水量平衡,即水位达到最高值,D错。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河流凹岸、凸岸理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河西走廊某地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见下图)。该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岩浆活动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干燥,多大风,地表物质疏松,所以风力的侵蚀作用强,使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